毫素的拼音、解释、组词

毫素的简介:

háo sù
①毛笔和作字画用的白色细绢。泛指纸笔:泪沾毫素不成篇。②指文章,书信:殚精于毫素|灵心永通,无烦毫素。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笔和纸。也称为「毫楮」、「豪素」。

《毫素》这个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较为少见,但从字面拆解来看,“毫”是指细毛或极小的东西,通常用来形容笔画;“素”通常指白绢、宣纸等用于书画的材质。因此,《毫素》一词可能特指用极为精细的笔触在纸上进行绘画或书法创作的情境。

以下是《毫素》的详细解释:

解释: - :古代用于书写和绘画的工具——毛笔,主要由动物的细毛制成,象征着细致入微、精密。 - :指的是纸张或其他材质。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宣纸是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因其质地细腻、吸水性好,非常适合书法与国画创作。

综合来看,《毫素》可以理解为用精细的笔触在纸上进行书画创作的情境或作品,强调的是绘画或书写技艺的精湛和材质的选择。

造句: 1. 他手中的毛笔仿佛化作了无形之刃,在宣纸之上轻描淡写间,便勾勒出了《毫素》之间最微妙的情感变化。 2. 随着时光流转,《毫素》间的墨香依旧清晰可闻,每一笔每一划都凝聚了画家的心血和情感。 3. 在古代文人的书房里,常常可以看到一幅幅精美的《毫素》,它们不仅展示了高超的技艺,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审美追求。 4. 走进这家书画馆,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毫素》背后的故事,令人感叹不已。 5. 李先生擅长运用各种技法,在宣纸上创作出独具特色的《毫素》,他的作品深受收藏家们的青睐。

分词解释

háo

1 细长而尖的毛:~毛。~发(fà)。~末(喻极微小的数量或部分)。丝~。2 指毛笔:挥~。~素。3 中国的秤或戥子上的提绳:头~。二~。4 中国市制计量单位,十毫等于一厘(长度、地积、重量单位);一百平方毫等于一平方厘(面积单位)。5 方言,货币单位,角、毛。6 数量极少,一点儿(限用于否定式):~不费力。~无二致。7 与某一物理量的单位连用时,表示该量的千分之一:~米(公制长度单位,“米”的千分之一。)

1 本色,白色:~服。~丝。2 颜色单纯,不艳丽:~净。~淡。~妆。~雅。~描。3 洁白的绢:尺~(用绸子写的信)。4 本来的,质朴、不加修饰的:~质。~养。~性。~友(真诚淳朴的朋友)。5 物的基本成分:色~。毒~。维生~。6 向来:~来。~常。~志。平~。7 白,不付代价:~餐。8 非肉类的食品,与“荤”相对:~食。~席。~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