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病的拼音、解释、组词
月子病的简介:
yuè zǐ bìng
1.产褥热的俗称。产妇在月子里﹐由生殖道感染而引起的疾病。症状是高热﹑腹痛﹑恶露﹑呕吐等。病情严重者可并发腹膜炎和败血症。
1.产褥热的俗称。产妇在月子里﹐由生殖道感染而引起的疾病。症状是高热﹑腹痛﹑恶露﹑呕吐等。病情严重者可并发腹膜炎和败血症。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产妇在生产后产道因病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参见「产褥热」条。
《月子病》,这个词汇主要出现在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中,特别是在中国的南方地区较为常见。它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医学术语,在传统观念里指的是产妇在生产后一个月内因身体调养不当或产后护理不良等原因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疾病。通常所说的“月子病”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关节疼痛、腰酸背痛、恶露不尽、失眠多梦等,这些症状一般认为与产后体虚和寒湿有关。
详细解释
- 形成原因:传统认为,“月子病”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产妇在生产后身体虚弱、气血两虚。若此时过度劳累或受凉(寒湿),就容易引发疾病。
- 常见症状:除了上述提到的关节疼痛和腰酸背痛,还可能包括面色苍白、精神疲乏、食欲不振等。
- 调养方法:根据传统观念,产后应该注重保暖、避免风寒,同时通过适当的饮食调理(如喝红糖水、食用补血食材)来恢复身体。
造句
- 妈妈生完宝宝后身体一直不好,被乡亲们称为“月子病”,现在还在吃中药调理。
- 在农村地区,“月子病”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概念,很多老一辈的妇女都有这方面的经验。
- 小张怀孕期间听从医生建议做了充分准备,所以孩子生下来后并没有出现什么“月子病”的情况。
- 为了预防“月子病”,新妈妈在生产后的第一周就应该注意保暖和休息。
- 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但在一些地方,“月子病”这个概念仍然深入人心。
分词解释
月
yuè
1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2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病
bìng
1 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疾~。~症。~例。~痛。~情。~源。~愈。~变。~危。~逝。~榻。~残。2 缺点,错误:语~。通~。弊~。3 损害,祸害:祸国~民。4 不满,责备:诟~。5 烦躁,担忧:“郑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