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之会的拼音、解释、组词
兵车之会的简介:
bīng chē zhī huì
春秋时齐桓公争霸,屡次与诸侯会盟,其中在鲁僖公年间的四次,齐国带有军队,你为“兵车之会”。
春秋时齐桓公争霸,屡次与诸侯会盟,其中在鲁僖公年间的四次,齐国带有军队,你为“兵车之会”。
- AI解释
《兵车之会》,这一词汇出自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其含义较为独特。在古代汉语中,“兵车”一般指战车或军事车辆,用于古代战争中的运输和作战。“之会”,则通常表示集会、会议的意思。
详细解释: “兵车之会”一词,并非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典故直接引用的形式,而是基于历史背景的理解。在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不仅进行频繁的外交活动,也会在特定的情况下进行军队集结和谈判,这种在军营中举行的会议或集会可以称为“兵车之会”。它通常指的是通过军事实力作后盾的政治协商或者外交活动。
造句:
-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结盟共同对抗强敌,举行了一场兵车之会。
- 为了解决边境争端,两国决定在各自国家的军营内进行一场兵车之会。
- 这场兵车之会虽然以和平为主旨,但也展示了双方的实力。
- 在古代战争策略中,兵车之会往往伴随着军事演习和实地考察。
- 历史学家通过研究古文献,重现了当年的那次兵车之会的场景。
分词解释
兵
bīng
1 武器:~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2 战士,军队:~士。~卒。~丁。~戎相见(指武装冲突)。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法。~家。~机。~衅(战争的争端)。~书。~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荒马乱。~贵神速。
车
chē,jū
1 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火~。~驾(帝王的马车)。~裂(中国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俗称“五马分尸”)。前~之鉴。2 用轮轴来转动的器具:纺~。水~。3 用水车打水:~水。4 指旋床或其他机器:~床。5 用旋床加工工件:~零件。6 方言,转动身体:~身。~过头来。7 姓。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会
huì,kuài
1 聚合,合在一起:~合。~审。~话。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议。开~。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省~。4 彼此见面:~面。~见。5 付钱:~账。~钞。6 理解,领悟,懂:~心,体~。7 能,善于:~游泳。~英语。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难得。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有时。10 恰好,正好:~天大雨。11 一小段时间:~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