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国后己的拼音、解释、组词

先国后己的简介:

xiān guó hòu jǐ
把国事放在自己事的前面。

  • AI解释

先国后己》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和政治理念。它强调的是个人应当把国家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前,体现了儒家思想中重视集体主义和牺牲小我以成大我的精神。

详细解释:

  1. 核心含义:在面对个人与国家之间的选择时,应优先考虑国家的需求和利益。
  2. 出处及背景:这一观念根植于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忠君爱国、舍生取义的思想。它强调的是对国家的忠诚和服务,提倡无私奉献的精神。
  3. 价值意义:强调个人行为的社会责任感,倡导集体主义精神。

5个造句:

  1. 张经理在公司的决策中总是以大局为重,常常说:“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先国后己,不能只顾自己的私利。”
  2. 老王是公司的元老级人物,在公司遭遇困难时,他主动提出减少薪资,帮助公司渡过难关。他常说:“在国家和人民面前,个人利益应该服从于更大的利益。”
  3. 在这次国际比赛上,中国代表队的队员们表现出了“先国后己”的精神,他们不仅技术出色,更展现了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4. 某企业家在得知家乡遭受洪水灾害时,立即捐出个人多年积累的财富,并号召其他企业一起行动。他说:“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先国后己。”
  5. 小李作为党员,在工作之余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他经常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先国后己,时刻准备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以上这些句子都体现了“先国后己”这一道德观念的具体应用和实践。

分词解释

xiān

1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前。~期。原~。~驱。~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觉(jué)。~见之明。~发制人。2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人。~世(祖先)。~民。3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祖。~父。~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烈。~贤。4 姓。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

hòu

1 君主;帝王:商之先~(先王)。2 帝王的正妻:皇~。太~。3 诸候。《書•舜典》:“肆覲東后。”4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窗户。~面。~学。~缀。~进。5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日~。~福。~期。6 指次序,与“前”相对:~排。~十名。7 子孙:~辈。~嗣。~裔。~昆。无~(没有子孙)。8 姓。

1 对别人称本身:自~。知~。反求诸~。推~及人。~所不欲,勿施于人。2 天干的第六位,用作顺序第六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