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刑去刑的拼音、解释、组词

以刑去刑的简介:

yǐ xíng qù xíng
用刑罚遏止刑罚,意指从重量刑,使百姓畏惧而不敢犯法,以收到不用刑的效果。

  • AI解释

以刑去刑》是成语中的一种,但需要注意的是,并未在正规辞书中直接找到这个特定组合。不过,“以刑去刑”可以理解为通过使用刑法手段来废除刑法或减少法律制裁,这与“用刑罚的方式消除刑罚”的意思相近。这种表达方式更多是一种哲学思想或者社会理想,意指通过严厉的刑法使犯罪行为减少乃至消失,从而达到无需长期依赖严格执法和严酷法律的目的。

详细解释

  • 以刑去刑:这句话的核心是使用惩罚(刑)来减少甚至消除对惩罚的需求。它意味着通过加强法纪、增强法制教育以及提高公众遵纪守法意识等措施,使社会风气良好,犯罪行为显著减少,最终达到无需依赖严厉的法律手段就能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的效果。

造句

  1.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刑去刑》的理念逐渐被社会认可。
  2. 希望通过加强法制教育、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等措施实现《以刑去刑》,真正建设平安和谐的社会。
  3. 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我们必须坚持《以刑去刑》的思想路线,逐步减少对严酷刑法的依赖。
  4. 在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以刑去刑》是我们的长远目标之一。
  5. 如果能够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准,我们或许就能实现《以刑去刑》,使社会更加和谐有序。

分词解释

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急乎?11 及,连及:富~其邻。

xíng

1 对犯罪的处罚:~罚。~法。~律。~事。执~。服~。2 特指对犯人的体罚:~讯。受~。~具。

1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处。~路。~国。2 距离,差别:相~不远。3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4 除掉,减掉:~掉。~皮。~势(①阉割;②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5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男主角。6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进~。7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8 汉语四声之一:~声(①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②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