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然大怒的拼音、解释、组词
勃然大怒的简介:
bó rán dà nù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忿怒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云长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遂唤左右逐出。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士真一看,便勃然大怒,既召了来,免不得赐他坐了。
1. 忿怒的样子。如:「他不知为了什么事勃然大怒。」《三国演义》第七三回:「云长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遂唤左右逐出。」《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士真一看,便勃然大怒,既召了来,免不得赐他坐了。」
《勃然大怒》是一个汉语成语,表示人突然间非常生气、愤怒的状态。这个成语出自于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因某件事情而迅速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
【详细解释】: - “勃”:突然的意思。 - “然”:这样,如此,即“如此地”。 - “大怒”:非常愤怒或生气的状态。
整体来说,“勃然大怒”描述的是一种情绪在瞬间激增到极点的情形。这个词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不公、误会或是重要的事情时,突然之间爆发出强烈的负面情绪。
【例句】: 1. 当他得知自己的努力被误解后,顿时勃然大怒。 2. 他本来心情不错,但一听到这个消息就立刻勃然大怒了。 3. 老王刚听说妻子偷看了他的手机,顿时勃然大怒,质问起来。 4. 会议中发生了争执,小李突然勃然大怒,指责对方无理取闹。 5. 在得知自己被解雇的消息后,他勃然大怒地离开了办公室。
以上例句展示了“勃然大怒”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分词解释
勃
bó,bèi
1 突然,忽然:~然(①突然,如“~~大怒”;②兴起的样子,如“~~作色”)。2 变色的样子:~腾腾(怒气上冲的样子)。3 旺盛,兴起:~起。~发。~蓬。
然
rán
1 对,是:~否。不~。不以为~。2 以为对,答应,信守:~纳(以为对而采纳)。~诺(许诺,信守诺言)。3 这样,如此:当~。~后。~则。4 表示一种语气(①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②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忽~。飘飘~。6 同“ 燃 ”。
大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怒
nù
1 生气,气愤:~色。~视。~叱。~骂。恼~。息~。2 气势盛:~涛。~火。心花~放。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4 谴责:“若不可教而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