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官的拼音、解释、组词

祠官的简介:

cí guān
1.掌管祭祀之官。

  • AI解释

词语“祠官”指的是古代负责管理祭祀活动或维护祭祀场所的官员。在古代,祭祀通常是对天地、祖先、神灵等进行的宗教仪式和敬仰活动。“祠官”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准备祭祀所需的供品、主持或参与具体的祭祀仪式以及维护与祭祀相关的礼仪规定。

详细解释

  1. 职务性质:祠官主要负责管理和组织祭礼,确保祭祀过程符合传统规范。
  2. 地位层级:在古代官僚体系中,祠官可能属于较低级别的官员,但其职责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3. 职能范围
  4. 管理祭品的准备与保管;
  5. 组织和主持各种祭礼仪式;
  6. 保证祭祀场所的整洁、布置等;
  7. 教育公众关于祭祀文化的知识。

造句

  1. 古代每逢中秋佳节,祠官都会精心安排祭月活动。
  2. 在古代社会,祠官是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维持祭祀传统和礼仪。
  3. 祠官不仅要懂得礼乐之学,还需要有组织协调能力,以确保祭祀仪式顺利进行。
  4. 朝廷重视文治武功的同时也注重祭祀文化,因此设有专门的祠官职位。
  5. 此次国子监祭祀孔子典礼中,由王大人亲自担任祠官一职。

分词解释

1 封建制度下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房屋:~堂。~庙。宗~。2 古代指春祭(品物少,多文词)。

guān

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吏。~僚。~邸。~腔。~署。~厅。~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办。~费。~方。~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器~。五~。~能。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