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采莲子的简介:

cǎi lián zǐ
1.唐教坊曲名,为七言四句带有和声的声诗。后用为词牌。唐皇甫松有《采莲子》词:"菡萏香连顷陂(举棹),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晩来弄水船头湿(举棹),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其中一﹑三两句句尾"举棹"﹐二﹑四两句句尾"年少"﹐均为和声。

  • AI解释

采莲子》,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一个题目,而不是一个单独的词汇。它通常指的是描述人们在莲花盛开时采摘莲蓬、享受夏日乐趣的情景或情感的诗歌作品。这类诗作常见于唐代,尤其是白居易的作品中。其主题常常与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以及采莲女子的娇美形象有关。

详细解释

  1. 背景:古代中国江南地区多湖泊河流,盛产莲花(荷花),因此以“采莲子”为题目的诗词反映了当地的文化和生活习俗。
  2. 主题内容:这类作品常常描绘了夏日荷塘中少女们采摘莲蓬的场景,以及她们在水边嬉戏、游玩的情景。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还表达了人们内心的美好情感。
  3. 艺术特色:语言优美流畅,富有韵律感;常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意境的表现力。

造句

  1. 在那个炎热的夏日午后,她们手挽着手,在清澈的小河里采莲子,享受着难得的一刻宁静。
  2. 看那少女们在水中嬉戏玩耍,手忙脚乱地采摘着新鲜的莲子,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温柔起来。
  3. 诗人借《采莲子》之题,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江南水乡图景,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4. 每当想起那首《采莲子》,都会让人不禁向往起那个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时代。
  5. 虽然现实中已难见古人采摘莲子的情景,但每当读到这些描绘美好生活的诗词时,心中总会涌动一股温暖之情。

分词解释

cǎi,cài

1 摘取:~撷。~花。~摘。~制。2 开采:~煤。~矿。3 选取,取:~访(搜集寻访)。~纳(接受意见)。~集。~购。~写。4 神采,神色,精神:神~。精~。5 同“ 彩 ”。6 〔~~〕盛多的样子。7 古代指官。

lián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叶子大而圆。花大,有粉红、白色两种。种子称“莲子”,包在倒圆锥形的花托内,合称“莲蓬”。地下茎肥大而长,有节,称“藕”。种子和地下茎均可食(亦称“荷”、“芙蓉”、“芙蕖”、“菡萏”):~藕。~房(❶莲蓬;❷指僧人的居室)。~座(❶莲花的底部;❷佛像的座位,由佛座多为莲花形而得名)。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