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者为王,败者为贼的拼音、解释、组词

成者为王,败者为贼的简介:

chéng zhě wéi wáng,bài zhě wéi zéi
成:完功,成就;贼:盗贼。指成功了就可以称王,失败了就被称为盗贼。

  • AI解释

成者为王,败者为贼》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典籍《战国策·齐策一》,原文是:“成者王侯,败者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争夺利益或者权力的过程中,胜出的一方通常会被看作是王者或贵族,而失败的一方则可能被贬低为贼人或恶徒。这种说法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成功与失败的极端评价标准。

在现代语境下,这句话常用来形容某些竞争场景中的结果导向态度,在某些环境中过于强调胜利者的价值和地位,可能会忽视失败者的正当权益。因此,它也常用于批判一些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不尊重对手或失败者的社会风气。

下面是五个造句:

  1. 在这次公司的年度评选中,他虽然没有赢得最佳员工的称号,但仍然保持了平和的心态,没有因为一时的成败就自视甚高或自暴自弃。
  2. 人们常说“成者为王,败者为贼”,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更多地去鼓励尝试,而不是仅仅评价结果。
  3.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竞争中获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失败。
  4. 成者为王,败者为贼”这种说法虽然直白,但却提醒我们,在任何挑战面前都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人格。
  5.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成者为王,败者为贼”的思想似乎变得越来越流行。然而,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过程中的学习与成长。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到,《成者为王,败者为贼》这一说法虽然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但同时也值得我们反思和警惕其背后的潜在问题。

分词解释

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3 变为:长~。变~。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8 十分之一:增产三~。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10 姓。

zhě

1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作~。二~必居其一。来~。2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陈胜~,阳城人也。3 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个。~回。~番。~边走。

wéi,wèi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3 变成:成~。4 是:十两~一斤。5 治理,处理:~政。6 被:~天下笑。7 表示强调:大~恼火。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9 姓。

wáng,wàng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国。~法。公子~孙。~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公。~侯。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蜂~。~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4 大:~父(祖父)。~母(祖母)。5 姓。

bài

1 输,失利,不成功,与“胜”相对:~北。~退。~绩(❶连队溃败;❷事业的失利)。~诉。~笔。~局。两~俱伤。2 战胜,使失败:大~敌军。3 毁坏:~坏。~露。4 解除,消散:~火。~毒。5 破旧,衰落,腐烂:~絮。~落。~兴(xìng )(情绪低落)。腐~。叶残花~。

zéi

1 偷东西的人,盗匪:~人。盗~。~赃。~窝。2 对人民有危害的人:国~。民~。工~。~寇。蟊~。3 害,伤害:戕~。“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也”。4 邪的,不正派的:~心不死。5 狡猾:~溜溜。6 副词,很:~冷。~亮。~横(hè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