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己的拼音、解释、组词

行己的简介:

xíng/háng jǐ
1.谓立身行事。

  • AI解释

行己》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出现,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品行或行事准则。这个词强调个人应当如何行动,注重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个人品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概念。

从字面上拆解来看,“行”即行走、实践,“己”指自己,合起来就是指个人应怎样自我要求和实践。它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之一,强调个人的行为应当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

造句

  1. 李明以《行己》为原则,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工作中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2. 在《行己》的指引下,张阿姨几十年如一日地帮助社区里的孤寡老人。
  3. 王老师经常教导学生要注重《行己》,做一个有道德、守规矩的人。
  4. 他的《行己》之道非常简单:诚实守信、勤奋工作、尊重他人。
  5. 每当遇到困难时,他都会回到《行己》的原则上来寻求指导和方向。

通过这些句子的使用,“行己”一词被赋予了具体的场景和个人行为中的道德与规范意义。

分词解释

háng,xíng

1 行列:字里~间。罗列成~。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5 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6 行业:同~。各~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棉袄。~几针。

1 对别人称本身:自~。知~。反求诸~。推~及人。~所不欲,勿施于人。2 天干的第六位,用作顺序第六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