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缜(约450-约510)的拼音、解释、组词
范缜(约450-约510)的简介:
fàn zhěn (yuē/yāo 450-yuē/yāo 510)
南朝齐梁时哲学家,无神论者。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人。综合和发展了魏晋以来的无神论和神灭论思想,反对因果报应的观点,认为形体和精神如刀刃和刀刃的锋利关系,肯定精神本身并非物质实体,而是人的形体的一种作用。著作有《神灭论》等。
南朝齐梁时哲学家,无神论者。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人。综合和发展了魏晋以来的无神论和神灭论思想,反对因果报应的观点,认为形体和精神如刀刃和刀刃的锋利关系,肯定精神本身并非物质实体,而是人的形体的一种作用。著作有《神灭论》等。
- AI解释
范缜,是中国南朝宋齐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和佛学家。他出生于北魏时期,卒于南朝齐武帝永明八年(约510年),著有《神灭论》,是佛教思想与无神论思想激烈交锋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
详细解释
范缜的《神灭论》在当时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作品。他主张“形质”即人的肉体存在,而“精神”则是依赖于这个物质身体才能表现出来的功能或现象,并最终随着形体的消亡而消失。这一观点挑战了佛教关于灵魂不灭、轮回转世的传统观念,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引起了广泛讨论和批评。
造句
- 范缜在他的《神灭论》中,大胆质疑了当时盛行的佛教观念。
- 这位南朝思想家范缜对形而上学进行了深刻探讨。
-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范缜敢于挑战传统信仰,实属难能可贵。
- 了解范缜的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早期无神论的发展脉络。
- 《神灭论》作为范缜的代表作之一,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