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闲公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游闲公子的简介:
yóu xián gōng zǐ
指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
指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
- AI解释
“游闲公子”一词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较为常见,它特指那些不以功名利禄为重、生活方式自由自在、追求享乐与艺术情趣的年轻男子。这种形象在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中常被描绘成风度翩翩、才情出众的人物。
详细解释
- 游闲:意味着行踪不定,行为洒脱,不拘泥于常规。
- 公子:古代指贵族之子或有身份地位的年轻男子。在现代汉语中,“公子”一词多用于形容有风度、举止优雅的年轻人。
综合来看,“游闲公子”描绘的是那些以个人爱好和兴趣为重,生活方式随性自由,不刻意追求功名利禄的贵族青年形象。
造句
- 古代文学中的描述:“公子生得俊雅,行为洒脱,颇有‘游闲公子’之风。”
- 现代语境下的引用:虽然现在已无“游闲公子”的身份定义,但不少年轻人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游闲公子”成为他们向往的精神状态。
- 用于形容生活方式:“他热爱旅行和美食,完全是一个典型的‘游闲公子’形象。”
- 表达对人物的赞美:“在那个时代,‘游闲公子’是最受人尊敬的形象之一。”
- 描述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我希望自己能够像‘游闲公子’一样,拥有自由的灵魂和洒脱的生活方式。”
这些句子既体现了“游闲公子”这一形象所包含的历史文化背景,也展示了其在现代语境中的运用。
分词解释
游
yóu
1 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泳。~水。2 从容地行走:周~。~历。~逛。~兴(xìng)。~记。~说(shuō)。~山玩水。3 〈书〉交往,来往:交~。4 不固定:~资。~走。~牧。~行。~学(古指离开本乡到外地或外国求学)。~击。~弋。~离。~子(离家久居外乡的人)。5 河流的一段:上~。中~。下~。6 姓。
闲
xián
1 没有事情;没有活动与“忙”相对:游手好~。没有~工夫。2 房屋、器物等放着不用:~置。~房。机器别~着。3 没有事情做的时候:农~。忙里偷~。4 与正事无关的:~谈。~人免进。~话。5 栅栏。6 防御:防~。
公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