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非成是的拼音、解释、组词

积非成是的简介:

jī fēi chéng shì
指长期所形成的错误,往往被当作正确的。

  • AI解释

《积非成是》是一个成语,出自明代王阳明的著作。它原本形容错误或不正确的事物长期存在而被当作正确的接受下来,形成一种传统或观念上的谬误。

详细解释:

“积”意为积累,“非”指错误、不对,“成是”则是说最终成了正确的样子。因此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因长时间的错误判断或误解,使得这些错误的观点或行为逐渐被认为是对的,即错误被长期习惯后被视为正确。

使用这个词语时,通常用于形容传统观念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认知,或是历史传承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观点,尽管它们在逻辑上是错的,却由于时间的沉淀而被广泛接受,并可能作为普遍的共识。

造句:

  1. 这种说法虽然早已成为常识,但仔细分析起来却并不成立,实为《积非成是》的结果。
  2. 在这个领域中,有些错误理论之所以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积非成是》是主要原因之一。
  3. 要纠正这种《积非成是》的情况,需要有更多开放和批判性的讨论来揭露事实真相。
  4. 由于长时间的文化传承,《积非成是》的现象在某些方面影响深远,改变不易。
  5. 科学研究中避免《积非成是》至关重要,对于任何假设都应保持怀疑态度并进行验证。

分词解释

1 聚集:~少成多。处心~虑。~储。~愤。~郁。~怨。~愿。~累(lěi )。~攒。2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数。乘~。体~。容~。

fēi

1 不,不是:~凡。~法。~分(fèn )。~礼。~但。~同小可。啼笑皆~。2 不对,过失:痛改前~。文过饰~。习~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3 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我~看这本书。4 责怪,反对:~难(nàn )。~议。无可厚~。5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东~。西~。

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3 变为:长~。变~。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8 十分之一:增产三~。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10 姓。

shì

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2 表示存在:满身~汗。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太长了。4 表示适合:来的~时候。5 表示任何:凡~。~活儿他都肯干。6 用于问句:他~走了吗?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冷。8 对,合理,与“非”相对:~非。他说的~。实事求~。9 认为对:~古非今。各行其~。深~其言。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我就去。11 这,此:~日。~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问。惟利~图。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