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驮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盐驮子的简介:
yán tuó/duò zǐ
1.用牲畜贩运盐的人。
1.用牲畜贩运盐的人。
- AI解释
词语《盐驮子》并不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标准词汇,其含义可能因地区或特定语境而有所不同。通常,“盐”指的是食盐,而“驮子”则有负载的意思。结合在一起时,它可能是对一种用来装载和运输盐的工具、容器或者角色的描述。下面提供的一种解释是基于推测:
解释
《盐驮子》可能是指用于搬运或储存盐的器具或者是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在古代中国的一些地方,由于交通不便,人们需要使用各种工具来搬运重物,比如食盐。这些工具可能被称为“盐驮子”。而如果是人的话,那么这些人就是专门负责运输、保管盐的人。
造句
- 古代的盐驮子们肩负着重要的职责,他们用扁担挑着装满盐的大袋子,从海边将宝贵的物资运往内陆。
- 村头那座破旧的老井旁,立着一个刻有“盐驮子”字样的石碑,见证了这里曾经繁荣的盐业贸易。
- 他模仿古代盐驮子的样子,在田野上走来走去,用这种方式表达对历史文化的敬意。
- 小时候听爷爷说,他们那代人的祖先曾是远近闻名的盐驮子,日复一日地在崎岖的路上行走。
- 在一次关于传统文化的手工艺品展览中,展出了一件模拟古代盐驮子使用的器具模型。
请注意,“盐驮子”这一词汇可能并不准确或常见,在使用时最好根据具体语境进一步确认其含义。
分词解释
盐
yán
1 无机化合物,一种有咸味的无色或白色结晶体,成分是氯化钠,用来制造染料、玻璃、肥皂等,亦是重要的调味剂和防腐剂(有“海盐”、“池盐”、“井盐”、“岩盐”等种类):~巴。~卤。~分(fèn )。~田。2 〔~酸〕氯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基本的化学原料,多用于工业和医药。3 化学上称酸类与碱类中和而成的化合物:酸式~。碱式~。
驮
tuó
用背负载:~运。~着两袋米。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