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案的拼音、解释、组词

金龙案的简介:

jīn lóng àn
1.帝王所用的几案。上面雕刻或绘画龙形﹐饰以金。

  • AI解释

金龙案》是中国清代作家曾朴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原名《孽海花》,该书以晚清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描写主人公追求真理、揭露封建社会黑暗等内容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后因书中涉及了一些政治敏感内容而更改为现在的名称《金龙案》。

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学艺术手法,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以下是五个使用“《金龙案》”一词的造句示例:

  1. 他花了很长时间阅读《金龙案》,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关于晚清时期的历史知识。
  2. 在历史课堂上,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曾朴的小说《金龙案》,并讲述了一些书中的重要情节。
  3. 小说《金龙案》通过一个虚构的案件揭露了许多真实的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复杂性。
  4. 金龙案》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了解晚清时期社会变迁的重要窗口之一。
  5. 研究者们常将《金龙案》与其他同时期的历史文献一起阅读,以便更全面地理解那个时代。

分词解释

jīn

1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黄~。~子。~笔。2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属。五~(旧指金银铜铁锡)。合~(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3 钱:现~。基~。挥~如土。4 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声(a.钲声;b.钟声)。~鼓(锣鼓)。5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6 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兰(友情深)。~刚(梵语意译,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瓯(a.盛酒器;b.喻疆土完整)。~城汤池。7 一些动、植物因颜色似金而得名:~鱼。~乌(太阳)。~龟。~丝猴。8 中国朝代名:~代。9 姓。

lóng

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4 姓。

àn

1 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子。~板。书~。条~。拍~而起。2 提出计划、方法和建议的文件或记录:档~。备~。议~。提~。方~。有~可查。~卷。~牍。3 事件,特指涉及法律问题的事件:惨~。血~。~件。~例。~犯。破~。4 古代有短脚盛食物的木托盘:举~齐眉(形容夫妻相敬)。5 同“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