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宫的拼音、解释、组词
桂宫的简介:
guì gōng
1.宫名。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建。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2.宫名。南朝陈后主为宠妃张丽华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境内。 3.指月宫。 4.指皇宫,朝廷。
1.宫名。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建。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2.宫名。南朝陈后主为宠妃张丽华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境内。 3.指月宫。 4.指皇宫,朝廷。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月宫。南朝梁.沈约〈八咏诗.登台望秋月〉诗:「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
2. 皇宫。唐.张籍〈少年行〉:「遥闻虏到平陵下,不待诏书行上马,斩得名王献桂宫,封侯起第一日中。」
3. 汉武帝时所建造的宫殿。原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县西北。
《桂宫》在中文中并没有一个明确固定的历史典故或文献记载,但根据字面意思和古代文学中的常见表达方式,“桂宫”通常是指用桂花装饰或者象征着吉祥、美好的宫殿。桂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被用来象征高洁与富贵,《礼记·月令》中有“先命扫除宽堂,布席,陈牺牲,具宾初之仪,乃立大祖之位,设小祖、室、庙之宫,皆有尊卑上下之象”,这里的“宫”可能泛指祭祀场所或宫殿。虽然没有直接的《桂宫》专有名词,但“桂宫”一词可以被广泛理解为一种象征意义上的美好居所或者神圣之地。
5个造句
- 在古代文学中描述君王居住的地方时,诗人可能会用“桂宫”来表达宫殿的华美和庄严。
- “桂花飘香,宫阙瑰丽”,这样的句子常用来描绘一个充满诗意与想象的美好场景,可能指的就是“桂宫”。
- 若是构建一幅古代宫廷的画卷,“桂宫”可以作为画中的一角,象征着权力中心或是吉祥之所。
- 《桂宫》或许可作为一种文学创造,用来代指一种理想化的宫殿或居所,在作品中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在一个关于神话传说的小故事里:“在这座名为‘桂宫’的宫殿中,住着月宫中的仙女……”,通过这样的描述增加故事的神秘感与美感。
请注意,“桂宫”作为一个非正式词汇,并没有出现在古代文献中作为专有名词使用。上述解释基于对“桂花”和“宫殿”的文化象征意义进行的延伸解读。
分词解释
桂
guì
1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别称:~剧。~系军阀。2 〔~花〕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椭圆形,开白色或暗黄色小花,有特殊的香气,供观赏,亦可做香料,通称“木犀”;简称“桂”,如“金~”,“~子飘香”、“~轮”(月的别称,相传月中植桂花。亦称“桂魄”)。3 姓。
宫
gōng
1 房屋(封建时代专指帝王的住所):~室。~廷。~殿。~观(guàn )(①供帝王游乐的离宫;②道教的庙宇)。~禁。~苑。~刑。2 神话中神仙居住的房屋:天~。龙~。蟾~。3 庙宇的名称:雍和~。4 一些文化娱乐场所:少年~。文化~。5 天文上黄道分为十二宫,每一宫三十度。6 中国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1”。7 指“子宫”(妇女生殖器官)。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