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筠的拼音、解释、组词

野筠的简介:

yě yún/jūn
1.野生竹。

  • AI解释

词语“野筠”中的“筠”,在古代文献中通常指的是竹子,特别是指质地较细、颜色青绿的竹子。因此,“野筠”在这里主要用来形容生长在野外或自然环境中的竹子。

详细解释:

  • 形态特征:野生状态下的竹子,与种植园里的竹子相比,可能更为粗犷和未经修剪。
  • 文化象征:“筠”往往被赋予了坚贞不屈、清高脱俗等象征意义。在古代诗词中,“野筠”常用来赞美竹的自然美和内在品质。

造句:

  1. 山间小径两旁,野筠随风摇曳,宛如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幅画卷。
  2. 春天到了,山谷中的野筠又开始抽出新笋,昭示着勃勃生机。
  3. 在中国画中,画家常用墨竹来表现高洁的品格,“野筠”更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之一。
  4. 诗人漫步于竹林小径,被四周的野筠所包围,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5. 这片未受人工雕琢的野外竹丛,正如同“野筠”的名字一般,展现出自然的魅力与生命力。

分词解释

1 郊外,村外:~外。~景。~游。~趣。~餐。~战。四~。郊~。2 界限,范围:分~。视~。3 指不当政的地位,与“朝(cháo )”相对:朝~。下~。在~。~史。4 不讲情理,没有礼貌:~蛮。粗~。5 巨大而非分的欲望:~心。6 不受约束:心玩儿~了。7 不是人工驯养或栽培的(动物或植物):~生。~兽。~味。~花。~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