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凡言例的拼音、解释、组词

发凡言例的简介:

fā fán yán lì
发凡:揭示全书的通例。分类举例以说明书的体例。

  • AI解释

词语“发凡言例”是古代文献学中的一个术语,通常用来描述撰写文章或编纂书籍时的总体思路和具体结构。它指的是在写作或编辑过程中,先阐明整体内容的主旨、范围及结构框架(即“发凡”),然后根据这些总体指导思想来确定具体的条目、实例或者章节(即“言例”)。

详细解释

  • 发凡:意味着在开始撰写之前,要对文章或书籍的主题进行概括性的介绍。通过概述文章的内容范围和主要内容方向,让读者能够提前了解文章的整体架构。
  • 言例:指的是根据已定的结构框架,具体展开论述、列举实例或是提供证据等。这部分内容是“发凡”基础上的具体实施。

造句

  1. 在撰写历史论文时,作者首先需要进行“发凡言例”,即明确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 编纂古籍时,编者应先通过“发凡言例”的方式梳理出全书的纲目,才能更好地展开后续的工作。
  3. 为了使学术论文更加严谨,研究者在撰写之前必须详细地进行一次“发凡言例”工作,确保条理清晰、论据充分。
  4. 编写教材时,“发凡言例”的方法能够帮助作者系统化地设计内容框架和组织结构。
  5. 在制作知识手册或指南时,通过“发凡言例”的过程可以更好地规划各部分内容的逻辑顺序。

分词解释

fā,fà

1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2 放,射:~射。百~百中。焕~。3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4 散开,分散:~散。5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6 打开,揭露:~现。~掘。7 产生,出现:~生。~愤。奋~。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面。9 显现,显出:~病。~抖。~憷。10 开始动作:~动。11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12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fán

1 平常的,不出奇的:平~。~庸。~夫俗子。2 指人世间(宗教或迷信的说法):~尘。~心。3 所有的:~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4 总共:全书~二十八卷。5 大概,要略:大~。~例。发~(陈述全书或某一学科的要旨)。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4”。

yán

1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3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4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5 姓。

1 可以做依据的事物:~证。~题。举~。~句。~如。2 规定:~外(不按规定的,和一般情况不同的)。体~。凡~。条~。破~。发凡起~。3 按规定的,照成规进行的:~会。~假。~行公事。4 调查或统计时指合于某种条件的具有代表性的事情:事~。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