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疏的拼音、解释、组词

责疏的简介:

zé/zhài shū
1.责备数说。

  • AI解释

责疏》并非一个标准词汇或正式名称,但从字面来看,“责”意味着指责、要求承担责任;“疏”在古代指一种奏议文体,用于臣子向君主陈述意见和建议。因此,结合两词,可以理解为“责任疏议”,是一种臣子向君主或上级陈述对某一事件的责任归属的文书。

详细解释

责疏》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历史文献名称或者官方文件类型,而可能是指某种特定情境下用于提出责任划分或强调某人某事责任重要性的书面表达。在古代的官僚体制中,臣子向君主报告工作情况、陈述意见或建议时,可能会涉及到对某一事件的责任分析和划分,这时便可以称为“责疏”。

造句

  1. 在那次公司项目失败后,总经理要求部门负责人提交一份《责疏》,以便明确每个人应承担的责任。
  2. 史官在撰写历史纪事时发现某些事件的真相并不清晰,于是他决定让相关官员上交一份《责疏》以供核实。
  3. 虽然当时没有直接的文字记录下来,但根据历史记载,臣子曾多次提交《责疏》,来明确自己对某项政策或行为的责任范围。
  4. 责疏》作为古代官僚体系中的一种文书形式,它帮助官员们在相互之间界定责任和义务,从而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
  5. 为了确保内部管理透明化,现代企业也会采用类似“责疏”的方式,让员工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请注意,《责疏》并非正式历史术语或文献名称,上述解释和造句旨在基于对字面意义的理解进行构建。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具体语境灵活应用。

分词解释

zé,zhài

1 责任,分(fèn)内应做的事:~任。尽~。负~。职~。专~。~无旁贷。2 要求:~求。~令。~成。3 指摘过失:求全~备。~怪。斥~。~罚。谴~。4 质问,诘(jié)问:~问。~难。~让。5 旧指为了惩罚而打:鞭~。杖~。

shū

1 去掉阻塞使通畅:~导。~通。~浚。~解(jiě)。2 分散:~散。仗义~财。3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密。~松。~朗。~旷。~阔。~落(luò)。稀~。天网恢恢,~而不漏。4 不亲密,关系远的:亲~。~远。5 不细密,忽略:~忽。6 空虚:志大才~。7 不熟悉:生~。8 粗劣:~食。~粝。9 古同“ 蔬 ”,蔬菜。10 分条说明的文字:上~(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注~(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11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