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役的拼音、解释、组词
大役的简介:
dà yì
1.古指需要大量劳力方能完成的徭役。 2.指战事。
1.古指需要大量劳力方能完成的徭役。 2.指战事。
- AI解释
词语《大役》的详细解释
释义: “大役”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规模宏大、耗时长且工程艰巨的任务或劳役。通常涉及大规模的土木工程或者军事行动,如筑城、修渠、伐林等。
近义词: - 重役 - 难役
反义词: - 小事(在古代语境中)
例句:
- 古代典籍中的运用:
-
“古时候,大禹治水便是一场浩大的大役。”这句话出自《史记》,用来形容古代劳动人民为了治理洪水所付出的艰巨努力。
-
历史文献:
-
“汉武帝时期,为了修建长城而发起的大役,持续了数十年之久,动员了大量的民夫。” 这句话描绘了历史上修筑长城时的宏大场面和艰苦过程。
-
文学作品中使用:
-
“在《红楼梦》中写道:‘这番大役,非比寻常,牵涉甚广’”,这句话出现在书中,用来强调某项工程或任务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
现代情境下的运用:
-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大役。”这句话描述了新中国建设初期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
日常生活中的表达:
- “我最近遇到了一项大役,需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去完成一个重要的项目报告。”这句话在现代语境中使用,指的是个人或团队为了达成某个目标所进行的长期且复杂的工作任务。
分词解释
大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役
yì
1 服兵务,从军:从~。现~。2 战事:战~。3 服劳力之事:劳~。徭~。4 使唤:~使。奴~。5 被役使的人:~夫。~徒。仆~。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