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的拼音、解释、组词
威尼斯商人的简介:
wēi ní sī shāng rén
剧本。英国莎士比亚作于1596年。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帮助友人巴萨尼奥成婚,以到期不还则割下身上一磅肉为条件,向高利贷者夏洛克借钱。因意外事故,安东尼奥失期,夏洛克告到法庭,后经巴萨尼奥的未婚妻乔装律师出庭,机智地挫败了夏洛克。
剧本。英国莎士比亚作于1596年。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帮助友人巴萨尼奥成婚,以到期不还则割下身上一磅肉为条件,向高利贷者夏洛克借钱。因意外事故,安东尼奥失期,夏洛克告到法庭,后经巴萨尼奥的未婚妻乔装律师出庭,机智地挫败了夏洛克。
- AI解释
《威尼斯商人》是一部由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话剧作品,首次上演于16世纪末期。该剧是一出喜剧,主要情节围绕着商业借贷、友谊、法律与金钱之间的纠葛展开。主人公鲍西娅的智慧和善良贯穿全篇,她在剧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详细解释
- 主题:《威尼斯商人》探讨了社会中的法律正义问题以及人性中的善与恶。
- 情节简介:
- 剧中主要人物有安东尼奥、夏洛克、鲍西娅等。安东尼奥是一个热衷于商业的商人的儿子,因为拒绝向夏洛克借钱而被夏洛克威胁要割取一磅肉;鲍西娅是通过一场巧妙的法律博弈最终帮助了安东尼奥。
- 故事围绕着一个关于“一磅肉”的契约展开,在法庭上上演了一出智慧和正义战胜偏见与仇恨的戏码。
造句
- 戏剧《威尼斯商人》不仅是莎士比亚的作品,也是现代文学中不朽的经典之一。
- 在观看《威尼斯商人》时,观众们被鲍西娅的聪明才智深深吸引。
- 教师在课堂上选择《威尼斯商人》作为讨论案例,旨在教育学生面对困境时应坚持正义。
-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威尼斯商人》中的法律与道德观念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 通过深入分析《威尼斯商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16世纪末期欧洲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环境。
分词解释
威
wēi
1 表现出来使人敬畏的气魄:~力。~风。权~。2 凭借力量或势力:~胁。~慑。
尼
ní
1 梵语“比丘尼”的简称,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姑。~庵。削发为~。2 古同“昵”,相近,亲近。
斯
sī
1 这,这个,这里:~人。~时。以至于~。2 乃,就:有备~可以无患。3 劈:“墓门有棘,斧以~之”。4 古同“厮”,卑贱。5 古同“澌”,尽。6 姓。
商
shāng
1 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计划、讨论:~量。~讨。~议。~定。~榷。~酌(商量斟酌)。相~。磋~。洽~。协~。2 买卖,生意:~业。~店。~界。~品。~标。3 古指行商(坐商为“贾”,后泛指做买卖的人,亦用以指从事私营工商业的人):~人。~贩。~贾(gǔ ㄍㄨˇ)(商人)。~旅。4 数学上指除法运算中的得数:~数。5 中国朝代名:~代。6 中国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2”。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8 姓。
人
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