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板医驼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夹板医驼子的简介:
jiá bǎn yī tuó zǐ
比喻只顾这一方面,不顾那一方面。
比喻只顾这一方面,不顾那一方面。
- AI解释
词语“夹板医驼子”实际上是一个歇后语或民间俗语,其中“夹板”指的是用来固定和矫正身体某些部位,如骨折后的肢体、脊柱等问题的医疗器械;而“医驼子”的意思是治疗驼背的人。这个句子结构上是“前半句提出问题或者状况,而后半句作为解答或者是意想不到的结果”。这里的重点在于“医驼子”实际上并不能真正治愈驼背,而是通过外力手段去矫正或暂时改变形态。
解释:夹板通常是用来帮助骨折或其他身体损伤恢复到正常状态的工具。在这里,“医驼子”的意思是治疗那些脊柱侧弯或驼背的人。“夹板医驼子”表达的意思是虽然使用了“夹板”,即采取了一定的物理矫正措施,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驼背,治标不治本。
歇后语的完整形式通常是:“夹板医驼子——歪打正着”。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尝试治疗或纠正某事物的方法并不准确(如同用夹板治疗驼背),但由于某种原因却意外地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往往用来形容做事情时方法虽然不对,但结果却是好的。
例句: 1. 他的新创业项目刚开始并没有多少人看好,但经过几年的经营竟然盈利了,真是“夹板医驼子——歪打正着”。 2. 尽管这次演讲稿的结构并不符合规范,却意外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可谓是“夹板医驼子——歪打正着”。 3. 虽然小明用的方法并不是纠正错误的最佳途径,但效果还不错,“夹板医驼子——歪打正着”。 4. 小李虽然没有按照老师的指导来写文章,但是却意外地得到了老师的好评,真是“夹板医驼子——歪打正着”。 5. 这个广告的创意虽然跟预期不同,但反响非常好,简直可以用“夹板医驼子——歪打正着”来形容。
分词解释
夹
jiā,jiá,gā
1 从两旁钳住:使劲儿~住。2 两旁有物限制住,在两者之间:两山~一水。~峙。3 搀杂:~生饭。~杂。4 夹东西的器具:竹~子。~剪。卷(juǎn )~。
板
bǎn
1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子。木~。~上钉钉。2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鼓~。一字一~。荒腔走~。3 不灵活,少变化:死~。呆~。4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着脸。5 见“老”字“老板”。
医
yī
1 治病:~疗。~术。~务。~道。2 治病的人:~士。~生。~德。3 治病的科学:西~。中~。
驼
tuó
1 指“骆驼”:~峰(骆驼背部高起的肉峰)。~毛。~铃。双峰~。2 身体前曲,背脊突起像驼峰:~背。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