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于泰山的拼音、解释、组词

重于泰山的简介:

zhòng yú tài shān
比泰山还要重。比喻人死得很有价值。也形容意义重大。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极有价值,意义深重。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五回:子鲜之誓,重于泰山矣。

1. 比喻极有价值,意义深重。《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东周列国志》第六五回:「子鲜之誓,重于泰山矣。」

词语《重于泰山》的详细解释

词义: "重于泰山"是一个成语,原意是指某事物或者某个人的价值和重要性超过泰山。因为在中国文化中,泰山被誉为五岳之首(东岳),是神圣而崇高的象征。因此,“重于泰山”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极其珍贵、极为重要,不可忽视。

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史记·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徐将军岂比田横等哉!”虽然直接用“重于泰山”的表达方式没有出现在古代文献中,但从其比喻意义来看,“重于泰山”体现了古人对重要事物的高度评价。

词性: "重于泰山"通常作为形容词或动词短语使用。

造句

  1. 在国家危难之际,他的担当精神重于泰山
  2. 解释:在国家面临危机的时刻,他表现出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非常珍贵且重要。

  3. 人民的生命安全重于泰山,我们必须重视疫情防控工作。

  4. 解释:强调了保护公众健康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其他事务。

  5. 这份合同对于公司的未来发展来说,重于泰山

  6. 解释:表明该合同对公司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7. 他的话重于泰山,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8. 解释:说明对方说的话非常重要且值得信赖。

  9. 他的努力和付出,比肩于泰山的巍峨与壮丽。

  10. 解释:用来形容某人的付出或工作成果具有非凡的价值与意义。

这些句子展示了“重于泰山”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方式,体现了其深沉的意义以及在中国文化中独特的地位。

分词解释

zhòng,chóng

1 分(fèn)量较大,与“轻”相对:~负。~荷。~量(liàng )。~力。举~。负~。2 程度深:~色。~病。~望。~创。3 价格高:~价收买。4 数量多:~金聘请。眉毛~。~兵。5 主要,要紧:~镇。~点。~任。~托(国家重大的托付)。~柄。6 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视。尊~。器~。隆~。7 言行不轻率:慎~。自~。

1 介词(➊在,如“生~北京”;➋到,如“荣誉归~老师”;➌对,如“勤~学习”;➍向,如“出~自愿”;➎给,如“问道~盲”;➏自,从,如“取之~民”;➐表比较,如“重~泰山”;➑表被动,如“限~水平”)。2 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未来)。3 姓。

tài

1 平安,安定:~适(幽闲安适)。~安。~然处之。2 佳,美好:~运。否(pǐ)极~来。3 极:~西(旧指欧洲)。4 骄纵,傲慢:~侈(骄纵奢侈)。骄~。5 通:天地交~。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