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次的拼音、解释、组词

季次的简介:

jì cì
1.公晳哀的字。春秋齐人,孔子弟子。《晏子春秋.问上六》:"故臣闻仲尼居处惰倦,廉隅不正,则季次﹑原宪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公晳哀字季次。孔子曰:'天下无行,多为家臣,仕于都;唯季次未尝仕。'"又《游侠列传序》:"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后用作贫贱不移之典。

  • AI解释

《季次》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通常可能出现在一些特定的历史、文化或文学语境中。根据其组成部分“季”和“次”,我们可以推测它可能与时间序列或者古人对某位贤人的称呼有关。但目前没有找到明确指代某个具体人物的记载。

如果将其拆解为两个部分进行解释:

  1. :古代用以表示一年四季中的某一季节,如春季、夏季等。
  2. :可以理解为排列顺序、等级、或者是一个人的姓氏或名号。

基于这些信息,“季次”可能是指某个时期内排在特定位置的人或事物。但具体含义需要结合更具体的历史文献来确认。

下面尝试根据上述推测,构建五个造句:

  1. 季次先生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2. 《论语》中提到的季氏指的是鲁国的大夫。
  3.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季次”有时被用来形容贤能的人士或具有高超德行的人物。
  4. 作为孔子的学生,颜回常被称为“贤人之次”,与“季”相关联的称呼可能意味着他排在某一序列中的特定位置。
  5. 季氏家族在战国时期逐渐失去了权势,而“季次”的称号也随着历史的变化而不再使用。

请注意,上述造句是基于对“季次”一词字面意义和古文献中类似称谓的推测构建而来,并非出自具体的历史记载。如果《季次》特指某个具体的典故或人物,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进一步准确解释。

分词解释

1 兄弟排行次序最小的:~弟(小弟)。~父(小叔叔)。2 末了:~世。~春(春季末一月)。明~(明代末年)。~军(体育运动竞赛的第三名)。3 一年的四分之一: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度。~风。4 一段时间:~节。~候。~相(xiàng )(某个地区在某个季节的自然景象)。雨~。5 姓。

1 第二:~日。~子。~等。~要。2 质量、品质较差的:~品。~货。3 等第,顺序:~第。~序。名~。4 化学上指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的:~氯酸。5 中间:胸~。6 量词,回:~数(shù)。初~。三番五~。7 旅行所居止之处所:旅~。舟~。~所。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