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经的拼音、解释、组词

德经的简介:

dé jīng
1.道德的法则,标准。

  • AI解释

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著作《道德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由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所著。《道德经》全书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德经”主要阐述了与个人行为、社会伦理以及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德”的概念在这里不仅仅局限于道德或品质的层面,而是更广泛地指代一种内在的生命力和自然法则。

德经》的核心理念

  1. 柔弱胜刚强:强调顺应自然规律,谦逊低调的态度往往能获得成功。
  2. 无为而治:不强制干预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过程,让事物按照其本来的方式发展。
  3. 返璞归真:提倡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反对过度的欲望和物质追求。

德经》的造句

  1.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当学习《德经》中的无为而治思想,尊重自然规律,不要强行改变事物发展的轨迹。
  2. 李教授认为,在教育孩子时应遵循《德经》的原则,让孩子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3. 小王通过阅读《德经》,领悟到了“柔弱胜刚强”的道理,面对冲突总是选择谦和的态度去化解矛盾。
  4. 企业要想长久发展,就应当效仿《德经》所倡导的理念,采取低调务实的战略,避免过度竞争。
  5. 老赵退休后开始尝试《德经》中的返璞归真思想,他选择回归乡村生活,过着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

以上句子旨在通过不同的场景来展示《德经》中核心理念的应用与价值。

分词解释

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品~。公~。~行。道~。~性。~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才兼备。度~量力。~高望重。2 心意,信念:一心一~。3 恩惠:~施。~泽(德化和恩惠)。~惠。感恩戴~。4 姓。

jīng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4 治理,管理:~理。~营。~商。~济。~纪。~天纬地。5 通过:~过。~历。~验。~手。~办。~年累月。~久不息。6 禁受:~受。~风雨,见世面。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常。~费。荒诞不~。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脉。~络。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曾~。10 缢死,上吊:自~。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月~。~血。12 古同“ 京 ”,数目。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