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晦的拼音、解释、组词

滞晦的简介:

zhì huì
1.呆滞而暗淡。

  • AI解释

关于“滞晦”这个词汇,并未在传统汉语词典中直接出现,但根据其字面意义和结构可以推断出一些含义。从“滞”(停滞、不流通)与“晦”(昏暗不明)两个部分来理解,“滞晦”可能指的是事物发展受阻,处于一种不明朗的状态。

  1. :意为停滞不前,比喻事物发展或运作过程中的停顿状态。
  2. :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天气昏暗、不明亮;也有不明了、不清楚之意。

综合理解,“滞晦”可能形容的是某种情境或者现象处于停滞不前且状态不明朗的状态。为了更好地解释和应用这一词汇,下面提供5个造句示例:

  1. 公司改革措施在前期推行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导致整个组织运作陷入了滞晦的局面。
  2. 由于缺乏沟通与信息透明度,企业内部管理出现了严重的滞晦现象。
  3. 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和技术迭代速度加快,一些传统行业正逐渐步入一种发展滞晦的状态。
  4. 在解决社区治安问题时,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可能会导致情况进一步恶化陷入滞晦状态。
  5.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经济环境,国家政策制定者需要警惕各种因素导致的社会情绪出现滞晦现象。

请注意,“滞晦”这一词汇并非标准汉语词汇,在实际使用中建议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zhì

1 凝积,不流通,不灵活:停~。~留。~销。~空。呆~。~产(产妇临产后总产程超过30小时者)。~针。~下(痢疾的古称)。2 遗落:“此有~穗”。

huì

1 农历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朔。2 夜晚:~明。风雨如~。3 昏暗不明:~暝。~暗。~涩(意义隐晦,文字僻拗)。隐~(意义不明显)。4 不顺利,倒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