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省的拼音、解释、组词
平原省的简介:
píng yuán shěng/xǐng
旧省名。1949年析河南省黄河以北,以及山东省西部和河北省南部毗连地区设置。1952年撤销,划归河南、山东两省。
旧省名。1949年析河南省黄河以北,以及山东省西部和河北省南部毗连地区设置。1952年撤销,划归河南、山东两省。
- AI解释
《平原省》并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或成语,而是一个特定的历史地理名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平原省”,它是由1952年至1954年期间设立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划,主要是从河南省和河北省部分地区划分出来的临时省份,后来被撤销,其辖区重新分配并入了现在的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以及辽宁省的部分地区。
不过,根据您的要求,以下将对“平原”这个词语进行详细解释,并提供五个造句:
平原的详细解释
平原是指地势平坦或略有起伏的土地。它通常指的是相对低矮且无明显地形变化的地方,可以是广阔的草地、农田或者水域周围的土地。平原通常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因为它们具有适宜种植作物的地貌条件。
在地理学上,平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冲积平原(由河流带来的沉积物形成)、构造平原(由地壳运动引起的抬升和侵蚀后形成的平坦地形)等。此外,平原还可能包含湿地、湖泊等地表水体。
造句
- 春天来了,平原上的麦田一片绿色,农民伯伯开始忙碌起来了。
- 我们常常在平原来进行体育活动,因为这里地势平坦。
- 这里的平原上分布着许多小村庄,每到秋天稻谷成熟时,整个平原都变成了金色的世界。
- 那片平原不仅适合农业种植,还成为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 平原上的风车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想象和希望。
请注意,《平原省》作为一个已经撤销的历史行政区划名称,并没有特定的意义或引申含义。上述造句中的“平原”主要指的是地理学意义上的平坦土地。
分词解释
平
píng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 安定、安静:~安。~服。5 治理,镇压:~定。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 和好:“宋人及楚人~”。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 姓。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原
yuán
1 最初的,开始的:~本。~告。~稿。~籍。~理。~料。~色。~始。~著。2 本来:~样。~型。~址。~主。3 谅解,宽容:~宥。~谅。4 宽广平坦的地方:~野。平~。5 同“ 塬 ”。
省
shěng,xǐng
1 地方行政区域:~份。~会。2 节约,不费:~钱。~事。~吃俭用。3 简易,减免:~略。~称。~写。4 中国古官署名:中书~(①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②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门下~。秘书~。5 古代称王宫禁地:~中。~闼(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