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丝的拼音、解释、组词
市丝的简介:
shì sī
1.市制长度单位,一市丝等于十万分之一市尺,通称丝。 2.市制重量单位,一市丝等于百万分之一市斤,旧制等于一百六十万分之一市斤,通称丝。
1.市制长度单位,一市丝等于十万分之一市尺,通称丝。 2.市制重量单位,一市丝等于百万分之一市斤,旧制等于一百六十万分之一市斤,通称丝。
- AI解释
很抱歉,但“市丝”这个词汇在常见的汉语词典中并不常见,并且没有直接的现代中文含义。有可能是一个输入错误或者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术语或地方方言。如果有更具体的背景信息,可能能更好地解析这个词。不过,我们可以尝试基于一些假设来解释这个词语。
如果从字面意义解读,“市丝”可以理解为“在市场上买卖的丝”。在古代中国,丝绸是一种重要的商品,用于贸易和日常生活中。“市”意为市场或交易,“丝”自然指的是丝绸。因此,“市丝”可能是指与丝绸相关的交易活动、丝绸市场的描述或者是在市场上进行的有关丝绸的商品交换。
基于这个假设,以下是五个造句:
- 早在唐朝时期,中国的“市丝”就已经非常发达,丝绸之路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 在宋代,江南地区是著名的“市丝”中心,当地的丝织业十分兴盛。
- 这位商人走遍各地的“市丝”,寻找最优质的丝绸原料,并进行交易。
- 由于经济复苏,“市丝”的繁荣景象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买家前来洽谈贸易。
- 古代中国的“市丝”不仅促进了商品流通,还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
请注意,以上造句基于假设构建,如果“市丝”是指特定的历史事件、地名或其他含义,请提供更多的信息以便给出更准确的解释和造句。
分词解释
市
shì
1 做买卖或做买卖的地方:开~。菜~。~井(街,市场)。~曹。~侩(旧指买卖的中间人、唯利是图的奸商;现泛指贪图私利的人)。2 买:~义。~恩(买好,讨好)。3 人口密集的行政中心或工商业、文化发达的地方:城~。都(dū)~。~镇。4 一种行政区划,有中央直辖和省(自治区)辖等:北京~。南京~。5 中国人民习惯使用的度量衡单位:~制。~尺。~斤。
丝
sī
1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绸。缂(kè)~(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2 像丝的东西:铁~。菌~。肉~。游~。3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4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一~不差。 一~笑容。5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情~。愁~。6 指弦乐器:~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