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发的拼音、解释、组词
束发的简介:
shù fā/fà
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用为指代成童: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用为指代成童: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将头发束起来。
2. 成童的年龄。《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汉书.卷一○○.叙传下》:「儿生亹亹,束发修学,偕列名臣,从政辅治。」
3. 绑头发的饰品。《聊斋志异.卷一一.晚霞》:「鱼须金束发,上嵌夜光珠。」
《束发》通常用来指代男性青年时期,特指的是男子到了15岁左右的年龄阶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束发”是青春期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在这个年龄段,男孩会把头发扎起来,象征着从儿童期进入青少年期,并逐渐承担起社会和家庭的责任。
详细解释:
- 含义:“束发”来源于古代的一种习俗或仪式,表示男子到了一定年龄后,不再由家长代为梳理头发,而是自己开始打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个过程标志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
- 象征意义:除了字面上的“束起头发”的动作外,“束发”更多地是作为社会和文化上的一个节点,用来形容从童年到青春期这一过渡时期。
造句:
- 李明已经到了束发之年,他开始独立处理自己的个人事务。
- 在古代的宫廷中,每当皇子束发礼完成,标志着他将正式承担起国家的一部分责任。
- 每当提到中国古代的“束发”,就会联想到那些文质彬彬、举止得体的青年才俊。
-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行事老练,已经达到了束发之年应有的风范。
- 家长们常常在子女即将束发时为他们举办盛大的庆祝仪式。
分词解释
束
shù
1 捆住,系:~缚。~装(整理行装)。~发(fà)。~之高阁。~手无策。2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3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电子~。4 控制,限制:~身。无拘无~。5 事情的结末:收~。结~。6 姓。
发
fā,fà
1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2 放,射:~射。百~百中。焕~。3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4 散开,分散:~散。5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6 打开,揭露:~现。~掘。7 产生,出现:~生。~愤。奋~。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面。9 显现,显出:~病。~抖。~憷。10 开始动作:~动。11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12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