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架的拼音、解释、组词

趴架的简介:

pā jià
1.方言。垮掉;倒下。

  • AI解释

趴架》,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广泛认可的词汇,但根据网络语言和一些特定语境中的使用习惯,“趴架”通常指两个人或两方因为某种原因产生争执、对立的情况。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更为口语化的表达方式,用于描述两人之间的“抬杠”、“争吵”行为。

以下是5个造句的例子:

  1. 由于意见不合,他和好友小王之间开始了激烈的趴架
  2. 最近公司内部因为项目进度问题引发了多场趴架,影响了团队合作。
  3. 在辩论赛上,双方选手为了各自观点的正确性进行了激烈的趴架
  4. 小明为了维护自己的观点,与同学发生了争吵,结果两人闹起了趴架
  5. 为了促进和谐相处,班干部提议大家在遇到分歧时,尽量避免趴架,通过友好对话解决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趴架”这种用法可能带有地域性或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在正式或标准的书面语中较少使用。因此,在具体情境下使用前最好确认对方是否能理解此词语的具体含义。

分词解释

1 肚子向下卧倒:~下。~虎儿(身体向前跌倒的姿势)。~窝(a.母鸡趴在窝里孵小鸡;b.母畜生幼畜前趴在地上不动;c.身体垮了;d.机器和机动车等发生故障,不能开动)。2 身体向前靠在东西上:~在桌子上。

jià

1 用做支承的东西:书~。衣~。绞~。2 支承,搀扶:~桥。~不住。~空。3 互相殴打,争吵:打~。劝~。4 量词,多指有支柱或有机械的东西:五~飞机。5 捏造,虚构:~词诬控。6 古同“驾”,凌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