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继的拼音、解释、组词

出继的简介:

chū jì
1.过继给别人做儿子。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过继为他人的嗣子。《晋书.卷五.孝愍帝纪》:「孝愍皇帝讳邺,字彦旗,武帝孙,吴孝王晏之子也。出继后伯父秦献王柬,袭封秦王。」《儒林外史》第二五回:「情愿出继与鲍文卿名下为义子,改名鲍廷玺。」

词语《出继》的详细解释

出继”是一个中文词汇,主要用来描述在中国传统家庭结构中的一种特定行为——将男孩过继给其他家族以继承香火或延续家谱。这种做法在古代中国较为常见,特别是在那些因种种原因无法生育男孩的家庭和希望保持血脉传承的家庭之间进行的。

基本解释:

  • 出继:指的是将一个家庭中的男性成员(通常是子女)过继到其他家族中以继承其姓氏和家谱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在两个家族之间达成协议后完成,目的是使被过继的孩子能够继续传承家族血脉,并且避免家族名称的消失或合并。
  • 目的出继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延续家族的香火、血统以及家谱,有时也会用于解决某些经济上的问题。

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出继”被视为一种传统做法,它不仅是一种家族间的协议行为,更是维护家族血脉传承和稳定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通常适用于那些无法生养男孩的家庭或者希望确保自家姓氏不绝的大家族之间。

造句

  1. 例句:张大伯因家中无子,于是与同村李家协商后,将小明过继给了李家。
  2. 解释:“出继”是指小明被正式地转移到了李家,继承李姓,并且在李家的家族谱上留名。

  3. 例句:由于祖辈之间有约定,所以王家的小宝虽然实际生活在自己的家中,但法律和家族规定都认定他是李家的一员。

  4. 解释:“出继”使小宝在名义上成为了李家的一部分,并且他将继续继承李家的姓氏。

  5. 例句:虽然张三现在生活在一个家庭中,但他仍然是王家的一份子,因为他的父亲曾经将他正式地“出继”给了王家。

  6. 解释:“出继”使得尽管张三在实际生活中与王家没有任何关系,但在法律和家族规定上仍被视为王家人。

  7. 例句:李四家祖辈为了延续自家血脉,将小明过继给了远房亲戚赵家。

  8. 解释:“出继”让小明成为赵家的一员,并且在赵家的家族谱上记录他的名字,以确保李姓不会因无人继承而中断。

  9. 例句:在古代社会中,很多家庭为了延续血脉,“出继”的行为是十分普遍的。

  10. 解释:“出继”是指那些无法生育男孩的家庭通过这种方式来确保自己的家族名称能得以延续。

分词解释

chū

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3 离开:~发。~轨。~嫁。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5 发生:~事。6 显露:~现。~名。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席。~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10 显得量多:这米~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1 连续,接着:~续。~任。~承。~武(足迹前后相接,喻后人接续前人的事业)。~往开来。前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