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历可数的拼音、解释、组词
历历可数的简介:
lì lì kě shǔ
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
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可以一一数清楚。旧五代史˙卷四十四˙唐书˙明宗本纪十:濮州进重修河堤图,沿河地名历历可数。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望著隔江的山色,岚翠鲜明;那江中来往的船只,帆樯历历可数。
1. 可以一一数清楚。《旧五代史.卷四四.唐书.明宗本纪十》:「濮州进重修河堤图,沿河地名历历可数。」《儒林外史》第五五回:「望著隔江的山色,岚翠鲜明;那江中来往的船只,帆樯历历可数。」
《历历可数》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历历”指的是分明、清晰的样子,“可数”则表明可以计算或清点。综合起来,“历历可数”通常用来形容数量不多且容易一一列举或计算清楚的事物。
详细解释:
- 含义:指事物的数量很少,或者虽然多但非常明确和具体,一目了然。
- 用法: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在某种情境下,由于特定原因导致的某个事物或情况显得特别清晰、容易识别或是数量有限。它既可以形容人也可以形容物。
- 情感色彩:中性偏正面,强调的是清晰与明了。
造句:
- 天上的星星,尤其是晴朗的夜晚,真是历历可数。
- 历历可数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细节决定成败。
- 这个城市的古迹,尽管很多,但每一处都历历可数,引人入胜。
- 他经历的事情虽然不少,但是能够回忆起来的、历历可数的故事却非常有限。
- 在这个项目中,资源并不丰富,但每一份贡献都是历历可数的宝贵财富。
通过这些句子可以看出,“历历可数”不仅强调了事物的数量和清晰度,同时也体现了其价值和重要性。
分词解释
历
lì
1 经过:经~。来~。阅~。~尽甘苦。2 经过了的:~程。~代。~史。~来。3 遍、完全:~览。~数(shǔ)。4 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法。
可
kě,kè
1 允许:许~。认~。宁~。2 能够:~见。~能。~以。不~思议。3 值得,认为:~怜。~悲。~亲。~观。~贵。~歌~泣。4 适合:~身。~口。~体。5 尽,满:~劲儿干。6 大约:年~二十。“潭中鱼~百许头”。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8 表示强调:他~好了。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谁见过呢?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同意?11 姓。
数
shù,shǔ,shuò
1 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目。~量。~词。~论(数学的一支,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控。2 几,几个:~人。~日。3 技艺,学术:“今夫弈之为~,小~也”。4 命运,天命: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