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兵的拼音、解释、组词
案兵的简介:
àn bīng
1.止兵,屯兵不动。 2.谓部署军队。 3.放下兵器。参见"案兵束甲"。
1.止兵,屯兵不动。 2.谓部署军队。 3.放下兵器。参见"案兵束甲"。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止兵不动。《荀子.王制》:「偃然案兵无动,以观夫暴国之相卒也。」《史记.卷四.周本纪》:「王案兵毋出,可以德东周,而西周之宝必可以尽矣。」也作「按兵」。
《案兵》,这个词组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暂时停止军事行动,整顿军纪的意思。"案"在此处有“查办、整理”的意思,“兵”则是军队或士兵的泛称。“案兵”,即对军队进行整编或者暂时不发动战争的状态。
现代语境下,虽然字面意义有所弱化,但也可以用来形容在某个情境中暂停行动,保持静止状态以观察局势变化或整顿准备。
造句
- 战斗即将爆发,但是双方都决定案兵秣马,先进行战略调整。
- 在处理紧急事件时,我们需要案兵息鼓,冷静分析后再做决策。
- 应对突发事件时,应当尽量避免情绪冲动,案兵待变,理智应对。
- 为了更好地准备明天的谈判,双方都决定案兵下来,好好研究对方的策略。
- 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他们并没有立刻采取行动,而是选择案兵暂退,先了解清楚情况。
这些句子展示了“案兵”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及其含义的变化。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