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兵的拼音、解释、组词

案兵的简介:

àn bīng
1.止兵,屯兵不动。 2.谓部署军队。 3.放下兵器。参见"案兵束甲"。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止兵不动。《荀子.王制》:「偃然案兵无动,以观夫暴国之相卒也。」《史记.卷四.周本纪》:「王案兵毋出,可以德东周,而西周之宝必可以尽矣。」也作「按兵」。

案兵》,这个词组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暂时停止军事行动,整顿军纪的意思。"案"在此处有“查办、整理”的意思,“兵”则是军队或士兵的泛称。“案兵”,即对军队进行整编或者暂时不发动战争的状态。

现代语境下,虽然字面意义有所弱化,但也可以用来形容在某个情境中暂停行动,保持静止状态以观察局势变化或整顿准备。

造句

  1. 战斗即将爆发,但是双方都决定案兵秣马,先进行战略调整。
  2. 在处理紧急事件时,我们需要案兵息鼓,冷静分析后再做决策。
  3. 应对突发事件时,应当尽量避免情绪冲动,案兵待变,理智应对。
  4. 为了更好地准备明天的谈判,双方都决定案兵下来,好好研究对方的策略。
  5. 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他们并没有立刻采取行动,而是选择案兵暂退,先了解清楚情况。

这些句子展示了“案兵”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及其含义的变化。

分词解释

àn

1 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子。~板。书~。条~。拍~而起。2 提出计划、方法和建议的文件或记录:档~。备~。议~。提~。方~。有~可查。~卷。~牍。3 事件,特指涉及法律问题的事件:惨~。血~。~件。~例。~犯。破~。4 古代有短脚盛食物的木托盘:举~齐眉(形容夫妻相敬)。5 同“按”。

bīng

1 武器:~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2 战士,军队:~士。~卒。~丁。~戎相见(指武装冲突)。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法。~家。~机。~衅(战争的争端)。~书。~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荒马乱。~贵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