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妻的拼音、解释、组词
下妻的简介:
xià qī/qì
1.谓妾。
1.谓妾。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妾。《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又今月癸酉,不知何一男子遮臣建车前,自称『汉氏刘子舆,成帝下妻子也。』」《新唐书.卷一三四.杨慎矜传》:「铉遣御史崔器索谶书,于慎矜下妻卧内得之。」
词语“下妻”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不过,“下妻”通常被认为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词组,其含义和用法可能有所变化或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
解释
- 历史背景:在古代汉语中,“下妻”常用来指地位较低的妻子或者妾。
- 字面意义:“下”,有“低位”的意思;“妻”,配偶。结合来看,“下妻”就是指地位不如正妻的配偶,或是妾室。
造句
- 古代文人常常在诗词中提及“下妻”的形象,如:“家中自有贤淑女,何必远嫁下妻来。”(这里的“下妻”用以表达对远方妻子的思念。)
- 在讲述古代故事时会提到“下妻”,例如:“尽管他宠爱自己的正妻,但也不忘照顾下妻的生活起居。”
- 这样的用词在现代已经较为少见,但在某些古装剧中可能会出现,如:“为了家族利益,她嫁入豪门,成为他的下妻。”
- 在谈论历史或文学作品时,“下妻”这个词组会被提及以表达对特定文化背景的理解:如“在《红楼梦》中,林黛玉虽然被尊称为夫人,但她仍可被视为贾宝玉的‘下妻’之一。”
- 使用在现代语境中,可以用来比喻地位较低的配偶或伴侣关系,但这并不是字面意义上对古代概念的直接引用。例如:“现代社会里,男女双方平等相待,再无所谓的‘上妻’与‘下妻’之分。”
需要注意的是,“下妻”这个词组由于其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并且可能带有负面色彩或被视为不恰当的表达方式。在实际交流中应尽量避免使用此词组以免产生误解。
分词解释
下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
妻
qī,qì
男子的配偶:~子。~室(指妻子)。~小(妻子和儿女)。~离子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