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山煮海的拼音、解释、组词

铸山煮海的简介:

zhù shān zhǔ hǎi
开采山中铜矿以铸造钱币,烧煮海水而获得食盐。比喻善于开发自然资源。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采山里的铜铸成钱币,取海水煮成食盐。语本史记˙卷一○六˙吴王濞传: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用以形容努力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宋˙苏轼˙表忠观碑:而吴越地方千里、带甲十万,铸山煮海、象犀珠玉之富,甲于天下。

1. 采山里的铜铸成钱币,取海水煮成食盐。语本《史记.卷一○六.吴王濞传》:「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用以形容努力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宋.苏轼〈表忠观碑〉:「而吴越地方千里、带甲十万,铸山煮海、象犀珠玉之富,甲于天下。」

词语“铸山煮海”出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主要用来形容人力可及之事或比喻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这一成语典故来源于古代的一则故事:相传东海之滨有一个叫王亥的人,他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用智慧和辛勤劳动,据说他能够取海中的金属来铸造山岳,并且煮海水以提取食盐等资源,象征着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然环境或解决重大问题。

具体解释如下: - 铸山:将从海中采集的金属冶炼成山一样的堆积物。 - 煮海:通过蒸煮的方法提炼出海洋中的有用物质(如盐)。

这句成语更多地被用来鼓励人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并且坚信通过不懈努力能够克服一切障碍。

下面是五个使用“铸山煮海”的造句:

  1. 在这次创业大赛中,他凭借自己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和不畏艰难的创新精神,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铸山煮海”的理念。
  2. 为了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王刚带领村民一起努力,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发展乡村旅游等措施,“铸山煮海”,逐步实现了共同富裕的梦想。
  3. 科技进步就是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过程,就像古代传说中的“铸山煮海”一样,是人类智慧与毅力的结晶。
  4.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项目团队依然坚持不懈地工作着,决心要通过创新技术彻底改变行业现状,“铸山煮海”,开创未来新局面。
  5. 他的人生经历就是一个典型的“铸山煮海”的故事,从一个平凡的农村孩子到成为杰出的企业家和慈善家。

分词解释

zhù

1 把金属熔化后倒在模子里制成器物:~铁。~造。~件。熔~。~币。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

zhǔ

1 把东西放在水里,用火把水烧开:烹~。~饭。~字(喻书生玩味文字)。~豆燃箕(喻骨肉相残)。~鹤焚琴(喻大煞风景的事)。

hǎi

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洋。~域。~拔。~疆。~内。~岸。~誓山盟。五湖四~。2 用于湖泊名称:青~。中南~。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碗。~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口。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火~。5 漫无目标地:~骂。~找。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7 特指中国上海:~派。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