雹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雹子的简介:
báo zǐ
冰雹的通称。
冰雹的通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冰雹。
《雹子》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从天空突然降落到地面的小冰块,这些小冰块可以是单个或成群出现。雹子通常是由于雷暴天气条件下的快速上升气流和冷却过程导致空气中的水滴冻结而成的。
详细解释:
- 形成原因:当强烈的对流性云中的降水遇到冷空气时,水分凝结并迅速冻结形成冰晶;如果这些冰晶在大气中持续上升与下降,在经过多次碰撞融合后,它们会变得足够大以克服上升气流的作用而降落到地面。
- 气候条件:雹子多发生在春夏季节,特别是在春季和夏季的冷空气和暖湿空气交汇处容易形成。
- 危害性:雹子有时可以造成农业损失、损害建筑物以及车辆等,同时对人们安全构成威胁。
造句:
- 夜晚突然响起密集的雷声,紧接着就是一阵雹子,将院子里的花草砸得东倒西歪。
- 学校提前通知孩子们在放学时要小心路上的冰雹。
- 屋顶上的瓦片被连续几日的雹子砸坏了几个。
- 农民们正担心今年的小麦可能因即将到来的雹子而受损。
- 本次灾害中,大部分经济损失是由降雹造成的。
分词解释
雹
báo
1 空中水蒸气遇冷结成的冰粒或冰块,常在夏季随暴雨下降:冰~。~子。~灾。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