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之名的拼音、解释、组词

赫赫之名的简介:

hè hè zhì míng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声名非常显赫。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显著、光荣的名声。晋˙常璩˙华阳国志˙卷十上˙先贤士女摠赞˙身殒朝倾:临州郡虽无赫赫之名,及去,民思之。亦作赫赫有名。

1. 显著、光荣的名声。晋.常璩《华阳国志.卷一○上.先贤士女摠赞.身殒朝倾》:「临州郡虽无赫赫之名,及去,民思之。」也作「赫赫有名」。

《赫赫之名》中的“赫赫”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通常用来形容显赫、盛大或显著,常常用于形容声誉、声望或是某种影响力。而在这里,“之名”则是指名声或者名字的意思。“赫赫之名”整体表达的是一个人或者事物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和声誉。

以下是五个使用“赫赫之名”的造句:

  1. 李华这个名字在学术界可谓赫赫之名,他的研究成果对相关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球迷们提起那个时代,总是津津乐道于那位足球运动员的赫赫之名,他被誉为“球场上的魔术师”。
  3. 他在业界早已是赫赫之名,多次获得行业内的杰出贡献奖。
  4. 这个城市的博物馆以其丰富的藏品和展览质量获得了国内外观众的认可,声名远播,成为了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其名声已经可以说是赫赫之名了。
  5. 那位艺术家的赫赫之名不仅在于其作品的艺术价值,更在于他的创新精神对后来者的影响。

分词解释

1 明显,显著,盛大:显~。喧~。~奕。~烜。2 发怒:~咤。~怒。~然。3 红如火烧,泛指红色:“~如渥赭”。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míng

1 人或事物的称谓:~字。~氏。~姓。~义。~分(fèn )。~堂。~落孙山。~存实亡。2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为罗敷”。3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行骗钱之实。4 叫出,说出:不可~状。5 声誉:~誉。~声。~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噪一时。~过其实。6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人。~士。~师。~将(jiàng )。~医。~著。~流。~言。~胜。~剧。7 占有:不~一文。8 量词,用于人:三~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