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主义的拼音、解释、组词

国家社会主义的简介:

guó jiā/gū/jie shè huì/kuài zhǔ yì
企图利用资产阶级国家进行社会改良的思想。19世纪出现于德、法等国。主要代表有法国路易·勃朗、德国拉萨尔等。主张依靠资产阶级国家帮助建立工人生产合作社,以和平实现社会主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强调国家至上的社会主义制度,主张国家对生产部门和利润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和分配权。国家社会主义的倡行,可追溯至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Otto Eduard Leopold von Bismarck,主政期间为西元1862~1890)主导的劳工保护政策和社会福利制度,部分观念亦为纳粹主义承袭。

《国家社会主义》这个词汇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语境下有着不同的含义。通常情况下,这个词指的是某种政治理念或理论体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它并没有一个统一且明确的定义,在不同文化和历史时期中可能有不同的解读。

  1. 起源:这个词最早来源于20世纪初德国的思想家卡尔·李卜克内西等人所提出的“国家社会主义”,主张通过国家的力量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后来,纳粹党也采用了这一标签来描述其政治理念,将其与反犹太主义、种族优劣论等结合在一起。

  2. 含义:虽然名称中有“社会主义”的字样,但“国家社会主义”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背离了传统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如平等和共同富裕),强调国有的力量和权威来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目标。其具体实践和理念可以有很大差异。

  3. 历史背景与影响:“国家社会主义”的概念被纳粹党用作宣传工具,以掩盖其实质上的法西斯主义性质。因此,在当代的讨论中,“国家社会主义”往往带有负面含义,通常用来批评某些政治体制或思想倾向。

造句示例

  1. “尽管名称上听起来与社会主义相关联,但‘国家社会主义’实际上是一种带有强烈集权色彩的政治理念。”
  2. “在分析德国纳粹政权的历史时,学者们经常指出其‘国家社会主义’的实质是一种反动且极端的思想体系。”
  3.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社会主义》这一标签逐渐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并成为一种历史性的概念。”
  4. “研究者们探讨了《国家社会主义》与现代民主原则之间的对立之处,强调了两者间根本性的区别。”
  5. “虽然历史上出现了多种解读和实践形式的‘国家社会主义’理念,但它们大多都未能实现其宣称的目标。”

请注意,这些造句是为了展示“国家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方式,并不代表对该概念任何特定历史时期或政治运动的支持或反对立场。

分词解释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

jiā,jia,jie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庭。~眷。~长(zhǎng )。~园。~谱。~塾。~乡。~风。~训。~规。~喻户晓。如数~珍。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老~。安~。3 居住:“可以~焉”。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祖。~父。~翁。~母。~慈。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畜。~禽。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农~。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行(háng )~。作~。科学~。8 学术流派:儒~。法~。道~。墨~。纵横~。诸子百~。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人家。10 姓。

shè

1 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春~。秋~。~日。~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用以借指国家)。2 团体或机构:报~。结~。

huì,kuài

1 聚合,合在一起:~合。~审。~话。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议。开~。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省~。4 彼此见面:~面。~见。5 付钱:~账。~钞。6 理解,领悟,懂:~心,体~。7 能,善于:~游泳。~英语。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难得。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有时。10 恰好,正好:~天大雨。11 一小段时间:~会儿。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