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乡的拼音、解释、组词

外乡的简介:

wài xiāng
1.本地或家乡以外的地方。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本乡以外的各地,均称为「外乡」。【例】听口音,便知道他是从外乡来的。

1. 本乡以外的各地,均称为「外乡」。如:「听他的口音,便知道他是从外乡来的。」

词语解析

外乡是汉语中的一个词汇,通常指的是一个人居住或工作的地方不同于他的家乡或者出生地。这个词常用来表达一个人对另一个地方的情感状态,如陌生、不熟悉等情感色彩。在外文中,这一概念可能被译为 "outsider" 或 "foreigner",但在中文中,更多的时候是用于描述心理上的感受而非严格的法律或行政定义。

造句

  1. 他虽然在城市工作多年,但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外乡人,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2. 她每次回到故乡,总感觉在外乡漂泊许久,家乡的一切都那么亲切。
  3. 自从离开小镇来到大城市后,他就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外乡人。
  4. 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来自外地,是公司里的一个外乡面孔。
  5. 尽管他已在这座城市定居多年,但他始终无法完全融入当地的社会圈,依然保持了一种外乡人的特质。

这些造句不仅展示了“外乡”一词的使用场景,同时也体现了不同的情感色彩和心理状态。

分词解释

wài

1 与“内”、“里”相对:~边。~因。里应(yìng )~合。~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国。~路(同“外地”)。~族。~省。~星人。3 指“外国”:~域。~宾。~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公。~婆。~甥。5 称岳父母:~父。~姑(岳母)。6 称丈夫:~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号(绰号)。~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旦。~末。~净。

xiāng

1 泛指城市外的区域:~村。穷~僻壤。2 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家~。故~。~井。~里( ➊家庭久居的地方; ➋同乡的人)。~党(乡里)。~试。3 中国行政区划基层单位,属县或县以下的行政区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