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三推四的拼音、解释、组词
推三推四的简介:
tuī sān tuī sì
找各种借口推托。同“推三阻四”。
找各种借口推托。同“推三阻四”。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以各种借口推托。形容人做事不干脆。如:「只要找他帮忙做一些事,他总是推三推四的。」也作「推三阻四」。
《推三推四》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为了逃避责任或义务而百般推托、拖延应付的行为。这个成语中的“推”字在这里有躲避、推卸的意思。“三”和“四”在此并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泛指多次,表示次数多的意思。
详细解释: - 出处:这个成语出自清代俞万春《荡寇志》第八十四回:“只因那老贼推三推四不肯相帮。” - 语法结构:动宾短语。 - 感情色彩:带有负面情绪,强调了行为人的不当或不负责任。
使用时需要注意的是,“推三推四”这种行为通常在正式场合被认为是不好的习惯。它可能表明说话者缺乏责任感、缺乏决心或者害怕面对某些挑战和问题。
造句示例: 1. 他每次领导布置任务总是推三推四,迟迟不肯接手。 2. 在公司的会议中,小李总是找各种理由推三推四,逃避自己的职责。 3. 老王虽然年纪大了,但依然能够积极面对困难,从不推三推四的躲避问题。 4. 对于朋友的要求帮忙,他却推三推四,迟迟不肯答应下来。 5. 小张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题,但他并没有选择推三推四,而是迎难而上,最终成功解决了问题。
分词解释
推
tuī
1 手抵物体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移动:~车。~搡。~拿。~倒。~敲。顺水~舟。2 使用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头。~土。3 使事情开展:~广。~行(xíng )。~动。~销。4 进一步想,由已知之点想到其它:~及。~究。~导。~论。~测。~事。5 往后挪动(时间上):~延。~移。6 辞让,脱卸:~让。~却。~委。~辞。7 举荐,指出某人优点:~许。~重(zhòng )。~举。~崇。8 让出,献出:~恩。~心置腹。
三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四
sì
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