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造的拼音、解释、组词

捏造的简介:

niē zào
凭空虚造:捏造事实|捏造罪名。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虚构、编造。【例】这件事全是他捏造出来的,千万别被骗了。

1. 编造、假造。《儒林外史》第二回:「这就是周先生看见我这一集上只有荀家有几个钱,捏造出这话来奉承他,图他个逢时遇节,他家多送两个盒子。」《文明小史》第三九回:「诸城的百姓也实在刁的很,这样的事都会平空捏造诬告得人么?我也没工夫去合他质证真假。」也作「捏弄」。

《捏造》这个词在汉语中通常用来形容虚构、编造不实之事或证据的行为。它具有贬义,常用于指对事实进行歪曲或凭空制造虚假信息以达到某种目的。

详细解释: - 含义:捏造是指故意创造虚假的事实或者伪造证据。 - 用法:这个词语可以用于描述个人行为,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组织的行为。它强调的是行为的主观性和恶意性。 - 情感色彩:带有明显的负面情绪和道德谴责。

5个造句示例: 1. 他为了逃避责任,决定捏造一份伪造的证明文件来掩盖事实真相。 2. 媒体在报道事件时,应当坚守客观公正原则,避免捏造事实误导公众。 3. 捏造证据是严重违法的行为,会受到法律严惩。 4. 竞争对手故意捏造负面信息诋毁我们公司的声誉。 5. 当前网络空间里充斥着大量虚假消息和谣言,我们应该警惕并抵制这种捏造行为。

请注意,在实际使用时,“捏造”一词应当谨慎使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或冲突。

分词解释

niē

1 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夹住。2 用手指把软的东西做成一定的形状:~饺子。~面人儿。3 假造,虚构:~造。~陷。

zào

1 制作,做:制~。创~。~物。~反。~孽。建~。~表。~册。~价。~型。粗制滥~。2 瞎编:胡编乱~。捏~。3 成就:~诣。4 培养:~就。5 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指诉讼的两方。即原告和被告:两~。甲~。乙~。6 到,去:~访。7 稻子等作物从播种到收割的次数:一年两~。晚~。8 时代,年代: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