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地的拼音、解释、组词
席地的简介:
xí dì/de
原指席子铺在地上供坐卧。后泛指在地上坐卧:席地依墙而坐。
原指席子铺在地上供坐卧。后泛指在地上坐卧:席地依墙而坐。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铺席于地。《南齐书.卷二二.豫章文献王传》:「朔望时节,席地香火、槃水、酒脯、(盂)饭、槟榔便足。」《清史稿.卷八四.礼志三》:「世祖奠鼎燕京,定制以岁季秋朔,陈????位卢沟桥沙锅村,席地为坛,西向,以八旗汉军都统将事。」
2. 泛指坐在地上。《西游记》第一七回:「原来是三个妖魔,席地而坐。」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
词语解释
席地:
-
释义:“席地”在古代汉语中常常用来形容一种较为简陋、原始的生活或住宿方式。具体来说,它指的是在地上铺上草席或者简单的垫子来坐或躺。
-
用法:这个词通常出现在描述古代生活方式或者是某些特定情境下,比如在野外露营、古代宴会或是在特定的仪式中。
-
含义拓展:
- 在现代汉语中,“席地”有时也被用来形容一种朴素、简单的生活态度或环境布置。
- 可以用于描述自然、简约而不失舒适的居住或工作环境。
造句
- 尽管住在山上的小木屋里,但一家人依旧过着简朴的“席地而坐”的生活。
- 在这个美丽的草原上,我们选择“席地”而卧,在星空下共度一个难忘的夜晚。
- 古代文人墨客常常喜欢在书房中铺设一张草席,“席地”读书以寻求宁静和灵感。
- 在郊外举办的露天音乐节现场,人们或坐在帐篷内、或“席地”而坐,享受着自然与音乐带来的乐趣。
- 为了体验古代的生活方式,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我们特意选择了“席地”住宿,希望能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宁静。
分词解释
席
xí
1 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古人用以坐、卧,现通常用来铺床或炕等:~子。草~。苇~。竹~。凉~。~地而坐。~卷(juǎn )。2 座位:~位。~次。出~。列~。3 酒筵,成桌的饭菜:筵~。宴~。酒~。4 特指议会中当选的人数:四~。5 职位:主~。西~(塾师)。6 量词:一~酒。7 姓。
地
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10 底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