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的拼音、解释、组词
大秦的简介:
dà qín
1.古国名。又名犁靬﹑海西。古代中国史书对罗马帝国的称呼。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西域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至条支﹐临海而回。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皇帝安敦遣使来中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以大秦称东罗马帝国。
1.古国名。又名犁靬﹑海西。古代中国史书对罗马帝国的称呼。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西域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至条支﹐临海而回。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皇帝安敦遣使来中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以大秦称东罗马帝国。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中国古代对罗马帝国的称呼。参见「罗马帝国」条。汉.辛延年〈羽林郎〉诗:「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
2. 五胡十六国之前秦、后秦,均称为「大秦」。
词语“大秦”源自中国古代历史,指的是战国末期到秦朝建立初期的一个重要国家——秦国。在统一六国、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的过程中,这个国家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大秦”常用来泛指强大和富有的帝国或王朝。
详细解释如下: - 起源与含义:大秦通常特指战国时期至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的秦国。在更宽泛的历史语境中,“大秦”也可以指称公元前2世纪后期到公元4世纪初的罗马帝国。 - 文化意义:“大秦”不仅代表一个具体的国家,还承载了强大的象征意义、繁荣与文明的象征。
以下是五个使用“大秦”的造句:
- 在《史记》中,司马迁将秦国描述为“大秦”,彰显其军事力量的强大和野心。
- 丝绸之路贸易繁荣时期,“大秦”成为西方世界对中国的称呼之一。
- 大秦帝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新时代——统一时代。
- 当谈论古代强大的国家时,人们常常将“大秦”作为例子之一来说明其卓越之处。
- 在电视剧《大秦帝国》中,“大秦”被用来描绘战国时期的秦国,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壮丽与波澜。
请注意,以上例句中对词语的使用并非严格的历史或文学文本引用。
分词解释
大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秦
qín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陕西省和甘肃省一带:朝(zhāo )~暮楚。~晋之好。~楼楚馆(旧时指妓院)。2 中国朝代名:~代。~镜高悬(喻法官判案的公正严明。亦称“明镜高悬”)。3 中国陕西省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