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家的拼音、解释、组词

七大家的简介:

qī dà/dài/tài jiā/gū/jie
1.明李绍称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为古文七大家。明李绍《苏文忠公集序》:"古今文章,作者非一人,其以之名天下者,惟唐昌黎韩氏﹑河东柳氏﹑宋庐陵欧阳氏﹑眉山二苏氏及南丰曾氏﹑临川王氏,七大家。"又有人增宋苏洵为八大家。

  • AI解释

七大家》,这个词汇并不是一个广泛认知的成语或固定用语,因此在字面上理解为“七大姓氏之家”或“七大家族”,通常指某个地区或者特定历史时期内七个最有影响力的家族。具体使用时,需要结合具体的背景和上下文来确定其含义。

解释

  1. 字面意义:从字面上看,“七大家”指的是在一个社会、社区或是家庭中最重要的或最具影响力的家庭。
  2. 实际应用:在文学作品、历史书籍或其他相关文献中,这一词汇可能特指某一特定时期内,某个地区的七个主要家族。这些家族可能是通过财富、权力、文化影响等多方面因素而闻名。

造句

  1. 在古代中国的“七大家”之中,赵家、钱家、孙家等都是显赫一时的大家族。
  2. 这个小镇上,张、王、李、赵四大家族早已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和文化,其他家族很难与其竞争。
  3. 尽管现代社会中,“七大家”的概念已经不多见了,但在某些传统文化或特定背景下,人们仍然会提到这一说法。
  4. 从《红楼梦》中可以看出,贾家、史家、王家等家族可以被视为当时社会的“七大家”,各自拥有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力。
  5. 在历史研究中,学者们经常会讨论某一地区的“七大家”及其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请注意,由于没有具体的历史文献或典籍明确记载为《七大家》,这里的解释和造句更多基于对类似概念的理解进行的构建。实际使用时,请根据具体的语境调整表述内容。

分词解释

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jiā,jia,jie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庭。~眷。~长(zhǎng )。~园。~谱。~塾。~乡。~风。~训。~规。~喻户晓。如数~珍。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老~。安~。3 居住:“可以~焉”。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祖。~父。~翁。~母。~慈。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畜。~禽。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农~。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行(háng )~。作~。科学~。8 学术流派:儒~。法~。道~。墨~。纵横~。诸子百~。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人家。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