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头草的拼音、解释、组词

墙头草的简介:

qiáng tóu cǎo
比喻无主见的人、顺风倒的人。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毫无立场、主见,唯利是图的人。如:他是个标准的墙头草,那方对他有利即倒向那方的小人。亦作墙上草。

1. 比喻毫无立场、主见,唯利是图的人。【例】他是个标准的墙头草,那方对他有利即倒向那方。

1. 比喻毫无立场、主见,唯利是图的人。如:「他是个标准的墙头草,那方对他有利即倒向那方的小人。」也作「墙上草」。

《墙头草》,这个词语形象地描述了一种没有坚定立场或原则、随风倒、容易受外界影响而改变态度的行为。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那些缺乏主见,易受到环境或他人意见左右的人。

详细解释

  • 含义:比喻那些在不同观点之间摇摆不定,不能坚持自己观点和选择的人。
  • 来源与历史背景:这个成语来源于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中的“试问乌台旧日人”,后世引申为比喻随风倒、缺乏主见的人。
  • 使用场景:常用于批评那些在重大问题上没有坚持自己原则,而是随着环境或他人意见而改变态度的人。

造句

  1. 面对复杂的问题,他总是显得犹豫不决,像个墙头草一样,最终决定往往取决于别人的意见。
  2. 小明做事总是左右摇摆不定,好像墙头草一般,很难让人相信他的承诺。
  3. 在工作中,不要做一个墙头草,要有自己的判断和原则,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4. 他是个典型的墙头草,在团队讨论时经常没有主见,容易被他人意见所左右。
  5. 虽然大家都支持环保,但他却像墙头草一样摇摆不定,这让人感到有些失望。

分词解释

qiáng

1 用砖石等砌成承架房顶或隔开内外的建筑物:砖~。土~。院~。城~。~垣。~头。~头草。铜~铁壁。2 门屏:萧~(喻内部,如“祸起~~”)。3 古代出殡时张于棺材周围的帏帐。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cǎo

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3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4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5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6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野。~莽。~寇。~贼。7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