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月的拼音、解释、组词

霜月的简介:

shuāng yuè
1.指农历七月。 2.寒夜的月亮。 3.冬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称阴历七月为「霜月」。

2. 霜夜的寒月。南朝齐.谢朓〈同羇夜集〉诗:「霜月始流砌,寒蛸早吟隙。」

霜月》作为一个文学意象,通常用来形容秋夜中带着寒气、月光皎洁的情景。在古代诗词中,“霜月”这一词往往被赋予了更多的诗意和情感色彩,象征着清冷、寂静、思乡以及淡淡的哀愁等。接下来是关于“霜月”的详细解释及五个造句。

详细解释

  1. 自然景象: “霜月”描绘的是秋夜月光透过薄雾或云层,洒在地面上,仿佛覆盖了一层白霜的情景。
  2. 情感象征: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霜月”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的描写,更蕴含了作者对远方家乡、离别之人的思念之情,或是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3. 文化内涵: 由于“霜月”这一意象经常出现在古典文学中,因此它也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造句

  1. 秋夜微凉,一轮霜月挂在天边,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银纱。
  2. 在那个寂静的夜晚,我独自一人倚在窗前赏那霜月,心中不禁涌起了阵阵乡愁。
  3. “秋风送爽,霜月皎洁”,这样的句子常用来描绘秋天的一个宁静美好时刻。
  4. 他站在江边,任由晚风吹拂着长发,抬头仰望一轮明月,仿佛与天地同在,享受这霜月之夜的静谧与壮阔。
  5. 当我再次漫步在这片熟悉的林间小道上时,不禁想起了那年秋天,在那个秋夜的霜月之下。

这些句子试图捕捉“霜月”这一意象所代表的美好画面以及它所承载的情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shuāng

1 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降。~冻。~序(指深秋季节)。~秋。~期。~天。2 像霜一样的东西:柿~。西瓜~。3 形容白色:~鬓。~刃。~锋。4 喻高洁:~操(高洁的节操)。~骨。~情。

yuè

1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2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