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功的拼音、解释、组词
考功的简介:
kǎo gōng
1.父之功业。 2.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政绩。 3.泛指考核工作成效。 4.官名。三国魏尚书有考功定课二曹,隋置考功郎,属吏部,掌官吏考课之事,历代因之,清末废。
1.父之功业。 2.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政绩。 3.泛指考核工作成效。 4.官名。三国魏尚书有考功定课二曹,隋置考功郎,属吏部,掌官吏考课之事,历代因之,清末废。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父亲的功业。《楚辞.屈原.天问》:「纂就前绪,遂成考功。」
2. 考核官吏的功绩。《书经.舜典》「三载考绩」句下唐.孔安国.传:「三年有成,故以考功。」《后汉书.卷二六.韦彪传》:「陈宜依古典,考功黜陟。」
3. 职官名。考功司郎中的简称。属吏部,掌考察内外官吏之职。《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一》:「吏部为司列,主爵为司封,考功为司绩。」《儒林外史》第三○回:「又说到宗子相;杜慎卿道:『宗考功便是先君的同年。』」
《考功》一词,主要用来形容对某一职位或角色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与评价的过程。在古代,"考功"一词更多地用于官吏考核制度中,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标准来评估官员的工作能力和政绩表现。而在现代语境中,“考功”则可能泛指任何形式的绩效评估或能力考察。
- 考核、评定:这是“考功”的基本含义之一。
- 评价、考量:用在更广泛的情景下,比如评价一个人的能力或者项目的效果。
- 总结业绩:通常用于工作结束后的总结和反思阶段。
造句
- 公司定期进行员工的考功评估,以确保每个人的工作绩效都能得到公正的评定。
- 在年度考功会议上,所有的部门经理都会分享过去一年的成绩与挑战,并提出下一步的发展计划。
- 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和价值,小李决定主动向领导申请一次考功谈话。
- 学校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严格的考功制度,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 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壮大,考功机制被优化调整,更加注重结果导向和个人贡献。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