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人之美的拼音、解释、组词

掠人之美的简介:

lüè rén zhī měi
掠:夺取。夺取别人的成绩、荣誉归自己所有。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夺取别人的功劳、声誉。宋˙王楙˙野客丛书˙卷二˙龚张对上无隐:儿宽为廷尉汤作奏,即时得可。异时,汤见上,曰:前奏非俗吏所及,谁为之者?汤以宽对,不掠人之美以自耀。

1. 比喻夺取别人的功劳、声誉。宋.王楙《野客丛书.卷二.龚张对上无隐》:「儿宽为廷尉汤作奏,即时得可。异时,汤见上,曰:『前奏非俗吏所及,谁为之者?』汤以宽对,不掠人之美以自耀。」

词语“掠人之美”出自中国古汉语,意指抄袭或窃取他人的创意、作品或其他成果,并据为己有。它带有贬义,强调了不正当获取他人智力劳动成果的行为。

详细解释:

  • 掠夺:在这里指的是未经允许地剥夺或占有。
  • 人之:指别人的,他人的。
  • :在中文里既可以指美好、美好的事物,也可以引申为杰出的创意、作品等。

整体上,“掠人之美”强调了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模式——即他人创造的成果被抄袭并当作自己的来使用或展示。这种行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受到谴责和反对的,它不仅侵犯了原创者的权益,也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造句:

  1. 别把别人的研究成果直接写进你的论文里,这样会显得你掠人之美。
  2. 在团队合作中,每个人的想法都应该得到尊重,不能有谁掠人之美的行为。
  3. 老师批评小明抄袭同学作业的行为是典型的掠人之美。
  4. 他总是喜欢在作品中引用别人的观点而不注明出处,这种做法真是掠人之美。
  5. 我们要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包括掠人之美的不当使用他人研究成果的现象。

希望这些解释和示例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掠人之美”这一成语及其用法。

分词解释

lüè

1 夺取:~夺。~取。抢~。劫~。2 擦过:~视。浮光~影。3 拷打:~笞。~治。拷~。4 砍伐:~林。5 顺手抓取:随手~起一根棍子。

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měi

1 好,善:~德。~学。~谈。审~。~丽。~容(美化容貌)。~不胜收。2 得意,高兴:~滋滋的。3 称赞,以为好:赞~。~言。~誉。4 指“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北~。南~。5 指“美国”:~元。~籍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