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役的拼音、解释、组词

工役的简介:

gōng yì
旧时给机关、学校或官僚、绅士人家做杂事的人。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土木建筑的事务。《三国志.卷二一.魏书.卫觊传》:「工役不辍,侈靡日崇。」《儒林外史》第四○回:「新集流民,充当工役者甚多。」

2. 旧称机关里的工友。

《工役》详解

词条:工役

  • 定义与含义: 工役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特指从事劳役、工匠工作的人。在现代语境下,“工役”多用于描述那些从事体力劳动或技术性工作的劳动者。

  • 历史背景: 古代中国社会结构复杂,根据职业的不同,人们被分为不同的阶层,其中“工役”属于底层劳动者的一部分。这些人的主要职责是为国家或私人雇主提供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土木工程等项目。

  • 文化意义与价值体现:在古代文献中,“工役”一词往往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暗示其从事的是较低贱的职业。然而,在现代社会视角下,随着社会对劳动尊重程度的提升和职业平等观念的发展,“工役”的概念已经被赋予了更加正面的意义。

造句

  1. 工厂里的工役们每天都在辛勤地工作着,他们的付出是不可忽视的。
  2. 这些工役承担了大量的基础建设任务,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他一直梦想成为一位工程师,而不是一个普通的工役,这反映了他对知识和技能价值的认知提升。
  4. 通过开展职业培训项目,帮助更多的工役提高自身能力,促进他们的个人成长和发展。
  5. 社会进步需要每个行业的贡献者,无论是医生、教师还是工役,在各自岗位上都有其独特的重要性与价值。

这些句子展示了“工役”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及其背后所承载的意义变化。

分词解释

gōng

1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人。~人阶级。~农联盟。2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业。~业革命。3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作。~厂。竣~。4 工作量:记~。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5 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儿。~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力。6 细致,精巧:~巧。~整。~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7 〔~尺(chǐ)〕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8 善于,长于:~书善画。~于心计。

1 服兵务,从军:从~。现~。2 战事:战~。3 服劳力之事:劳~。徭~。4 使唤:~使。奴~。5 被役使的人:~夫。~徒。仆~。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