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图受箓的拼音、解释、组词

应图受箓的简介:

yìng tú shòu lù
图:河图,圣人当世的吉兆;箓:符箓,上载隐语,被看作帝王受命的征验。指帝王是应符命、受河图来统治天下。表示王权是神授的。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相传帝王是应河图、受符命来统治天下,表示君权乃上天所授。见应箓受图条。旧唐书˙卷二十三˙礼仪志三:物极而复,天祚我,武、文二后,应图受箓。

1. 相传帝王是应河图、受符命来统治天下,表示君权乃上天所授。参见「应箓受图」条。《旧唐书.卷二三.礼仪志三》:「物极而复,天祚我唐,武、文二后,应图受箓。」

《应图受箓》这个词中的“应”意为回应、符合;“图”指的是图画、图像或图案;“箓”原指古代帝王封赏用的符命,后泛指各种文书、册籍。综合起来,“应图受箓”一词通常用来形容依照某种图像或符号接受某种天命、法旨或教诲的行为。在道教文化中,这个词语常被用于描述信徒依据某一神圣图画接受天授经文的情形。

不过,在现代汉语中,“应图受箓”的使用频率不高,它更多是一个具有特定背景和语境的术语,主要用于文学创作或者古籍考证时引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词组,下面提供五个例句供参考:

  1. 古代道士在修炼过程中,常需通过“应图受箓”来获得更深层次的指导。
  2. 在道教的科仪中,“应图受箓”通常指的是信徒按照仪式要求观看图像并接受其蕴含的精神启示。
  3. 历史记载中有不少关于高人在“应图受箓”后得道成仙的故事,增添了宗教传奇色彩。
  4. 通过“应图受箓”,道士们不仅获得了法术知识,还得到了心灵上的净化和提升。
  5. 在某些道教仪式中,“应图受箓”的过程被看作是连接人与神灵之间的桥梁。

请注意,在实际应用时需确保语境正确,并考虑到词语使用背景。如果是在非专业场合使用此词,则可能需要进行适当解释以避免误解。

分词解释

yīng,yìng

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当。~该。~分(fèn )。~有尽有。2 回答:答~。喊他不~。~承。3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皆平定”。4 姓。

1 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画。~案。~谱。~鉴。2 指地图:《亚洲略~》。~穷匕见。3 画:画影~形。4 计谋,计划:宏~(亦作“弘图”、“鸿图”)。良~。5 谋取,希望得到:~谋。~利。企~。妄~。励精~治。唯利是~。

shòu

1 接纳别人给的东西:接~。感~。~精。~权。~托。~降。~益。~业(①跟随老师学习;②学生对老师自称)。~教。~领。~聘。~理。2 忍耐某种遭遇:忍~。~苦。~制。~窘。~累(受到劳累)。3 遭到:遭~。~害。~挫。~屈。~辱。~阻。4 适合,中:~吃。~看。~听。~使。